返回五一、冯玉祥发动政变,段祺瑞再度出山(2 / 5)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冯玉祥留下来帮忙。

    由此,冯玉祥便留在陆建章的左路备补军中担任营长,随后又升为团长。在民国初年“剿白狼”中,冯玉祥被提升为旅长,并随陆建章入陕。袁世凯称帝后,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奉命开进四川与护国军作战,但未及半年,袁世凯便因病去世,护国战争不了了之。

    而在这时,忠于袁世凯的陕西督军陆建章也被皖系军阀陈树藩驱逐,冯玉祥失去了靠山,也无法回陕西,只能由陆军部指定回廊坊一带驻扎,第十六混成旅也险些被解散。所幸的是,后来张勋闹复辟,段祺瑞组织讨逆军,实际上他并没有基本部队,因而第十六混成旅正好派上用场,老段也由此对冯玉祥另眼相看。

    但是,冯玉祥终究不是段祺瑞的嫡系,后来广东护法军攻入福建时,第十六混成旅奉命前去支援,但部队到了南京后,江苏督军李纯奉总统冯国璋之命(冯国璋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将之留下,直到段祺瑞一派在北京取得优势,才奉命离开南京,前往湖南参加湘鄂之战。

    1918年2月,在陆建章的鼓动下,冯玉祥部开到皖鄂赣交界的武穴时突然宣布主和,并指斥段祺瑞“对外宣而不战、对内战而不宣”,这不但对皖系军阀的震动很大,也很是伤了段祺瑞的心,并最终导致了后来陆建章的被杀(“武穴主和”据说是陆建章的主意)。尽管冯玉祥后来还是迫于皖系军阀的压力而率部驻扎湖南常德,但在吴佩孚率军北撤并在直皖战争中击败皖系势力后,第十六混成旅也随即北上投入曹锟、吴佩孚的门下。

    冯玉祥本人贫困出身,一向艰苦朴素,与士卒共甘苦,因此他带的部队很团结,凝聚力很强。尽管他的部队屡遭排挤,但却磨炼了部队的顽强作风,其战斗力不容小视。1921年,冯玉祥作为先锋部队进入陕西驱逐皖系督军陈树藩,随即因为阎相文自杀而接任了陕西督军的职位。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击败河南督军赵倜有功而做上了河南督军的位置。但是,由于吴佩孚的军队驻扎在洛阳,一山不容二虎,因而冯玉祥很快便被排挤到有职无权的陆军巡阅使一职,这也是冯、吴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

    早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冯玉祥便通过部下与奉系接洽,密谋共同反吴。在得知冯玉祥在京中极为苦闷困窘之后,张作霖决定联合冯玉祥并接济了冯部一些军械和钱饷(一说是二百万日元,一说是奉天官银号一百多万小洋)。随后,冯玉祥又与同为非嫡系且有同盟会、革命党背景的孙岳、胡景翼、岳维峻等人联系,共组冯、孙、胡同盟,这也是后来国民军系列的最初雏形。这时,曹锟的手下大将、直隶军务督理王承斌因为被吴佩孚削去第二十三师的军权也心怀异志,并暗中与冯玉祥合作,这也是后来吴佩孚派王承斌去古北口监视冯玉祥而反被冯玉祥利用的原因。

    冯玉祥虽然看上去高大魁梧,像个军界老粗,但实际上胆大心细。他在军事上做好准备后,在政治上也在有意识的寻找替代曹锟政府的人选,这便是前内阁总理张绍曾和做过外交总长和教育总长的黄郛。张绍曾在清末的时候便倾向革命,而黄郛更是个头颅有价的革命党,他是陈其美的盟弟、也是后来发家的蒋介石之盟兄。在革命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改变策略和信仰,重新进入了北洋政府,张绍曾和黄郛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做的这些联络工作,都是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伏笔。

    直奉大战打响后,冯玉祥以训练新兵为借口,在城中留下一营兵力作为内应,其他部队则陆续开出城外,但每日行程不过二三十里,行动十分缓慢。冯玉祥的司令部到达古北口后,随即借口筹措给养,并令鹿钟麟部每日练习行军,让沿途居民见怪不怪,免得到时班师回京引起外间的注意。

    鹿钟麟学兵出身,在四川的时候投入第十六混成旅任营长,很受冯玉祥的器重。他在进入北京前,每次都派两连人进入城内装着拿东西的样子,但每次都是进的多,出的少,这样就在城内陆续聚集了近一个团的兵力,而孙岳的守城部队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样。

    1924年10月23日,在政变的当晚,孙岳下令放开城门,鹿钟麟部则大举进城,由于前面内应的士兵已经在各街道做指引,因而政变神不知鬼不觉,竟然未放一枪一弹。等到第二天早上,北京的居民起来一看,城中到处都是冯玉祥国民军的安民布告,街上的交通要道也站满了缠着“誓死救国,不扰民,真爱民”白色臂章的国民军士兵。而此时北京与外界的电报、电话早已被操练了多次的内应部队给切断,总统府的卫队被缴械,曹锟也被软禁在中南海延庆楼内。

    第二天,冯玉祥便赶回北京,会同胡景翼、孙岳成立了国民军,冯为第一军总司令,胡、孙为第二、三军总司令。随后,冯玉祥又派人前去逼迫曹锟下停战令并将吴佩孚本兼各职免去;另外,请曹锟自动退位。

    曹锟总统做得好好的,一夜之间遭此变故,也是惊诧莫名,特别是他听说孙岳、王承斌都反了,更是气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当冯玉祥的代表薛笃弼与内阁总理颜惠庆去见曹锟的时候,曹锟口气仍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