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封:不要找借口(1 / 2)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格言: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

    格言: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

    一个人越是成功,越不会找借口。

    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代寻借口。

    (Ninety-nine percent of t of making excuse.)

    April 15,1906

    亲爱的约翰:

    斯科菲尔德船长又输了,他输得有些气急败坏,一怒之下把他那根漂亮的高尔夫球杆扔上了天,结果他只得再买一个新球杆了。

    坦率地说,我比较喜欢船长的性格,人生奋斗的目标就是求胜,打球也是一样。所以,我准备买个新球杆送给他,但愿这不会被他认为是对他发脾气的奖赏,否则他一发不可收拾,我可就惨了。

    斯科菲尔德船长还有一个令人称道的优点,尽管输球会令他不高兴,但他认为赢本身并不代表一切,而努力去赢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输球之后,他从不找借口。事实上,他可以以年龄太大、体力欠佳来解释他输球的理由,为自己讨回颜面,但他从来不这样做。

    在我看来借口是一种思想病,而染有这种严重病症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失败者,当然一般人也有一些轻微的症状。但是,一个人越是成功,越不会找借口,处处亨通的人,与那些没有什么作为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借口。

    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那些没有任何作为,也不曾计划要有番作为的人,经常会有一箩筐的草帽来解释:为什么他没有做到,为什么他不做,为什么他不能做,为什么他不是那样的。失败者为自己料理“后事”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各种理由。

    我鄙视那些善找借口的人,因为那是懦弱者的行为,我也同情那些善找借口的人,因为借口是制造失败的病源。

    一旦一个失败者找出一种“好”的借口,他就会抓住不放,然后总是拿这个借口对他自己和他人解释:为什么他无法再做下去,为什么他无法成功。起初,他还能自知他的借口多少是在撒谎,但是在不断重复使用后,他就会越来越相信那完全是真的,相信这个借口就是他无法成功的真正原因,结果他的大脑就开始怠惰、僵化,让努力想方设法要赢的动力化为零。但他们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爱找借口的人。

    偶尔,我见过有人站起来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未见过任何男人或女人,敢于站起来说:“我是使自己失败的人。”失败者都有一套失败者的借口,他们将失败归咎于家庭、性格、年龄、环境、时间、肤色、宗教信仰、某个人乃至星象,而最坏的借口莫过于健康、才智以及运气。

    最常见的借口,就是健康的借口,一句“我的身体不好”或“我有这样那样的病痛”,就成了不去做或失败的理由。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生理上的毛病。

    很多人会完全或部分屈服于这种借口,但是一心要成功的人则不然。盖茨先生曾为我引荐过一位大学教授,他在一次旅行中不幸失去了一条手臂,但就像我所认识的每一个乐观者一样,他还是经常微笑,经常帮助别人。那天在谈及他的残障问题时,他告诉我:“那只是一条手臂而已,当然,两个总比一个好。但是切除的只是我的手臂,我的心灵还是百分之百的完整也正常。我实在是要为此感谢。”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我一直在为自己的破鞋子懊恼,直到我遇见一位没有脚的人。”庆幸自己的健康比抱怨哪里不舒服要好得多。为自己拥有的健康感谢,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病痛与疾病。我经常提醒自己:累坏自己总比放着朽坏要好。生命是要我们来享受的,如果浪费光阴去担忧自己的健康而真的想出病来,那才是真正的不幸。

    “我不够聪明”的借口也很常见,几乎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有这种毛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借口与众不同,它通常默不做声。人们不会公开承认自己缺少足够聪明才智,多半是在自己内心深处这么想。

    我发现大多数对“才智”有两种基本错误态度:太低估自己的脑力,和太高估别人的脑力。因为这些错误,使许多人轻视自己。他们不愿面对挑战,因为那需要相当的才智。认为自己愚蠢的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他们应该知道,如果有一个人根本不考虑才智的问题,而勇于一试,就能够胜任得很好。

    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不在于你有多少聪明才智,而是如何使用你已经拥有的聪明才智,要成为一个好的商人,不需要有闪电般的灵敏,不需要有非常惊人的记忆,也不需要在学校名列前茅,惟一的关键,就是对经商要有强烈的兴趣和热心。兴趣和热心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事情的结果往往与我们的热心程度成正比。热心能使事情变好一百倍一千倍。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叫热心,所谓热心就是“这是很了不起的!”那种热情和干劲而已。

    我相信才智平平的人,如果有乐观、积极与合作的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