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胡服骑射(一)(2 / 2)  大魏能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很晚。

    三后,铁匠牛宏拎着一个大包裹,手提一个怪模怪样的马鞍子,和两个半圆形铁环上山来了;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黑色的皮质衣服,窄领短袖,袖口紧缩,下面的裤子也是短裆简洁,整件衣服非常的贴。

    萧逸脱下身上宽袍大袖的混元道袍,换上了自己设计的紧身衣,不得不,东汉裁缝的手艺真是不错,伸手抬腿之间没有丝毫的束缚感,这才是真正的骑马装呢!

    道士一身英武的装束羡慕的道观里其他人回去后纷纷模仿,进而流传到整个卧虎亭,最后被南来北往的客商们传播到了整个中原大地,‘无愁骑马装’,就此诞生了……

    马鞍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明之一。以前人们都是骑在裸马的背上,必须用手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双腿死死的夹紧马腹才能骑乘。这种骑马方式不但容易疲劳,而且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武器,而在近战中,骑手的劈砍或刺杀十分容易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甚至会令骑手从马背上滑落。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骑兵除了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古代骑兵往往在到达目的地后,宁可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

    东汉时期的马鞍子比较大,两侧就是两大片,前后略有拱起是平齐的,人坐在上边很是不稳定,非常容易从飞奔的快马上掉下来。而萧逸设计的这个马鞍子却大为不同:前鞍桥高,后鞍桥略低,这种设计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骑起来更加舒适,而且在马鞍子两边各有两个奇怪的铁环。

    在众人一片诧异的眼光中,萧逸拿出那两片带着皮带的半圆铁环,调整好长度,分别系在了马鞍子的铁环上;(结构参照时候书包那种串环系带)。然后挺胸抬头,翻鞍认蹬上马,坐的是四平八稳,随后双腿一磕战马的肚子,在一片大呼叫声中,策马奔腾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