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0章 远离流言蜚语(2 / 2)  大魏能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简,皆为上古书籍!

    知道大司马文采斐然,喜欢收集古籍,黄鼠连忙派人,把竹简送到了无愁侯府,萧逸果然很高兴,让人清理过竹简,重新编好牛皮绳,而后沐浴更衣,怀着崇敬的心情,打开了古籍观看,结果吗----一个字也不认识,上面全是蝌蚪!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全都离不开文字,而文字的书写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上古时期,民智初开,人们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的图案,雕刻在兽骨上面,形成了最早的文字,这就是‘甲骨文’,或称‘象形文!’

    殷商时期,冶金业兴起,贵族喜欢在青铜器皿上,雕刻出一些文字,称之为‘金鼎文’,武王伐纣,西周建立,文字近一步发展,出现了大篆文,笔画工整,书写规范,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事情就麻烦了,诸侯争霸,杀伐不断,各国称雄一方,纷纷建立自己的文明,文字也是千变万化,结果同一个字,竟有几十种写法,互不相认,极难交流,带来了很多麻烦!

    始皇帝雄才大略,横扫六国之后,为了加强统治,颁布政令:车同轨,书同文,废黜了乱七八糟的文字,又让丞相-李斯,简化大篆文,创立撰文,拥有了统一的文字,汉承秦制,书写上近一步简化,形成了工整精巧,横平竖直的-汉隶书!

    萧逸会简体字、繁体字,穿越过来之后,跟着师傅学习了汉隶书,也算有些文采了,可是复杂的蝌蚪文,就超出他的认识范围了,万幸的是,家里有一位文豪夫人,博学多才,精通古籍,经过蔡文姬的研究,终于辨认出来了,其中一部完整竹简,正是失传多年的《乐经》,剩下的竹简破损严重,还在慢慢修补中,应该还有惊喜呢!

    偷坟掘墓的事情,毕竟好不好听,因此上,萧逸撒了个谎,是残垣断壁中寻到,当初焚书坑儒之时,很多人用这种方式,保存珍贵的书籍,于情于理也的过去了!

    “上古书籍,华夏瑰宝,理应与下人共享,‘争鸣台’建成之后,本想把这套《乐经》,以及别的珍贵古籍,一同展示出来,让人们随意抄写,不过吗……”

    萧逸指着争鸣台,又摸摸斩蛟剑,目光中满是戏虐之意,他的态度很明确,就是告诉一众儒生,你们乖乖的不要捣乱,我就把《乐经》共享出来,要是不听良言相劝,对不起了,我就完成始皇帝的事业,再烧上一把大火好了!

    “儒家经典,珍贵无比,万万不能损伤呀,干脆把老夫烧了吧!”

    “还有别的古籍,若是一同展示出来,必然轰动下呀,咱们儒家也大有好处!”

    ……………………………………………………

    一部《乐经》的出现,就让儒生们欣喜若狂,听还有别的古籍,顿时全急红了眼睛,对于学者们来,书籍就是下至宝呀!

    于是乎,孔融和十几名白发老儒,迅速的围拢在一起,经过反复商议,激烈辩论,最后做出决定:不再干扰争鸣台,允许诸子百家出山!

    放开学论自由,重现百家争鸣,不过是公平竞争罢了,以儒家现在的实力,不怕任何学派挑战,大不了再碾压他们一次,儒家祖先能做到的事,后代子孙一样可以,还能做的更好呢!

    再了,看看如今的局势,曹操态度强硬,萧逸手段高明,儒家如果坚持反对,恐怕没好果子吃呢,这对翁婿手握重兵,万一真激怒了他们,再来一次‘焚书坑儒’,也是极有可能的呀!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击掌为誓,决不反悔!”

    “啪!-啪!-啪!”

    商议妥当之后,孔融迈步上前,代表儒家学派,与萧逸三次击掌,盟定誓约:百家争鸣,胜者为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