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7章 舍我大汉,谁敢言贵?(2 / 3)  大魏能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羌人顽劣,冒犯汉土,引来天朝大军征讨,致使干戈四起、血流成河,如今生者既凛天威,死者亦归王化,大汉无敌,天下无敌!

    唯望神威天将军大发慈悲,饶恕我等之性命,则羌人子孙永感大恩大德,从此甘为奴仆,愿做牛马,羌人永世不复反矣--呜呜!”

    大酋长们爬了进来,一步一叩首,一步一作揖,人人额头殷红,膝盖、手肘磨的皮开肉绽,所过之处血迹斑斑,其中还有很多泪水……

    白马大酋长爬在前面,嘴里叼着一份降书,牦牛酋长领着别的人,高声背诵其中内容,真是声泪俱下,惨不忍睹,石人见了也生恻隐之心!

    羌人们不识汉字,降书自然是请人代写的,而后割破手指画押,不过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也是着实难得了,看来为了活下去,他们激发出了很大潜力!

    神祗都是无情的,视凡人犹如蝼蚁,因此萧逸一言不发,目视周围的将领们,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羌人冥顽不化,屡屡犯我大汉边界,杀戮百姓,抢夺财物,不如尽数斩杀之,再血洗西南草原,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邓艾平时说话结巴,一旦要杀人的时候,就变成巧嘴八哥了,紧握手中宝剑,目光中满是杀气!

    “服了--羌人服了,永不再反!”

    吓的羌人酋长们急忙叩头,有人把脑门都给磕裂开了,直接晕死在了大帐中,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同时他们也很后悔,不该听信别人挑拨,冒犯大汉西部边界,早知道是这般结果,不如多跑几步路,去西域一带劫掠算了。

    “西南草原大旱,牛羊倒毙不计其数,羌人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才跑过来抢一些粮食,其行可恶,其情可悯,还望大司马大人慈悲为怀,就饶他们一条活命吧,相信有了这次教训,他们再也不敢反叛了!”

    凉州牧-钟繇站出来求情了,这次能够大战获胜,也多亏了他督促人马,日夜兼程的赶过来,累的差一点吐了血呢!

    另外吗,钟繇本来官职不高,多亏了萧逸大力提拔,才做上了凉州牧,封爵-崇高亭侯,故而此人虽是士族出身,在政治立场上却倾向于萧氏一系!

    这也证明了,萧逸的唯才是举,不只是偏袒寒门子弟,有才华、有见识,又肯为国出力的士族子弟,也一样会受到重用,因此不少士族学子,也愿意加入萧氏集团中!

    “汉家不缺慈悲心,可也要区别对待,这些羌人就是冻僵的毒蛇,你把它们给捂暖和了,它反而咬你一口,不如杀掉免除后患!”

    姜维也主张大开杀戮,他的生父就死在羌人手中,复仇之心甚浓,一张小脸凶巴巴的!

    “不可!不可!--几场厮杀下来,已经死了太多的人,不能再做杀戮了,何况羌人们进犯边界,想来也受了奸人挑唆,他们是被人当刀用了,也是可怜之人呀!”

    胖子也出来讲情了,还帮着羌人们推卸责任,或者说把‘幕后黑手’找出来!

    ……………………

    就这样,文武群臣分成了两派,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如何处置羌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差点把帐篷顶都给吵翻了。

    不过明眼人看的出来,这是典型的‘红、白脸’战术,一边用武力威慑,让羌人们畏惧臣服,一边又装成好人,让羌人们感恩戴德!

    “啪,大帐之内,吵吵闹闹,尔等成何体统,此事本大司马自有裁决!

    羌人犯边,罪大恶极,本该斩尽杀绝,用尸体筑成京观,显示天下,以儆效尤!

    不过念在事出有因,他们又有悔过之心,这次就法外开恩,暂且宽恕一次吧,准其归降,不做杀戮,再调拨一些粮食、布匹、精盐,救济受灾的牧民们!

    另外吗,西南草原混乱,各部落之间厮杀不断,大汉身为宗主国,也不能视之不理,本大司马已经上奏朝廷,建立西南都护府,拨乱反正,救济百姓!”

    萧逸一拍桌案,做出了最后的裁决,又用眼角余光、威严的向后帐扫了一眼,女人会持家就好了,不该有太大的野心、更不要过问国家大事!

    分裂的羌人、统一的羌人,还是前者对大汉更有利,自己岂能因家而误国呢?

    不过西南纷乱的局面,也必须好好治理一下了,萧逸已经正式上书朝廷,建立‘西南都护府’,治所暂且设在金城,凉州牧-钟繇兼任大都护之职,胖子张肃为长史,悍将晏明为司马……三人久居西北,熟悉风土人情,又都是萧逸的心腹人,用起来最是顺手了!

    西南都护府指责重大: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凡是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在草原上游牧的部落,都有管理、征讨的权利!

    还设置了七大项、二百多条律法,用来管理这些羌人们,由胖子张肃抱着厚厚的文书,一条条的念给大酋长们听:

    第一条,西南草原各部大酋长,必须得到大汉朝廷册封,才有管理牧民之权,凡无朝廷册封者,一律视为流寇团伙,出兵剿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