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分野(2 / 3)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里的这些人或早或晚都迈过了这条门槛。

    “来,为邻居们干一杯。”即便酒量不大,钟大年还是举起酒杯道。

    “干杯!”“为邻居们干一杯!”前来吃饭的众人也都举杯道。

    放下酒杯,众人开始继续吃饭,话也多了起来。

    “那个房子真是漂亮的很,我最喜欢里面的厨房。”

    “我还是喜欢打水的地方,那可是再也不用去水井里挑水了。”

    “我听有人用设计了一种新的炉子,比这种铁煤炉好使。好像是砖垒的,在炉瓦旁边装了一个水坛……”

    和钟大年想象的一样,这帮人讨论的都是很正面的内容。哪怕是现在做不到,他们都相信靠自己的力量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杯下肚,钟大年觉得脑子晕乎乎的。他突然想起在干部培训会议上讲的‘未知是欢乐的来源,也是痛苦的来源’。

    每个人都要面对未知,不具备应对问题的能力,未知就是无尽的痛苦。拥有了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就会像现在一样,未知代表了光明的未来。几年前因为穷困而不得不选择离开故乡的时候,钟大年可不知道几年间他已经住上了家乡的首户都住不上的好房子。

    “我选那边是因为离学校近。”糖厂的车间主任道。

    车间主任完,其他人纷纷道:“哥哥,就是因为你这么讲了,我们才觉得得住到那边去。”

    钟大年也连连点头,他当时选房的时候参考了屋里面好几个人的看法。离学校近,离医院近,离菜市场近。赵知州为了管理他手下的几十万人,在住宅区还有警察队伍。据那边距离警察局也很近。归根结底,那一片是个距离权力很近,距离生活设施很近的场所。

    唯一的问题就是距离钟大年的工作地方比较远。经过考虑,钟大年还是选择了那一带。身为一家之主,钟大年觉得自己可以接受更辛苦些的生活。只要家里能够安定,他工作起来也不担心。到福州来讨生活是因为贫困,贫困带来的就是绝望。现在钟大年不仅自己摆脱了绝望,他也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永远的摆脱绝望。

    又过了几,手续办完的钟大年开始搬家。大家都互相帮忙,家当很快就从木板屋这边搬走了。作为厂长,钟大年还得承担起厂长的责任,就是要求那些已经分到房子的人赶紧搬完,把这些木板屋交出去。现在赵嘉仁的手下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哪怕是这种木板屋,也能遮风挡雨,钟大年这样的厂长不也照样在这边住了好几年么。

    服工人真的是很令人头痛的事情,溺水的人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东西,这帮因为贫困而离开家乡的工人也是如此。明知道这些房子不是他们的,明知道让他们搬走并非是要刁难他们,这些人还是各种拖拖拉拉不想走。

    钟大年很能理解这种心情,他自己的老婆其实也问过可不可以不要交还这个木板屋。当时他老婆的话的还很委婉,“这房子住这好几年,我觉得割舍不了。”

    什么割舍不了!钟大年很清楚,要是可以不交的话,那就是在福州有了两套房子。即便是狭的木板房,两套房出去也气势的很。

    正因为知道这种心情,正因为感受到了某种不正当性,钟大年对不肯乖乖搬走的人并不客气。他冷冷的警告这些人,“厂里已经把名单交上去了,你们若是不搬,以后来的就是警察。厂里可就不管了。”

    听了这话,那帮人才感受到了问题真的严重起来。有人就开始哀求钟大年,“钟厂长,你要是不往上报的话那不就没事了么?”

    “没事?”钟大年怒道,“赵知州了,我若是不上报,他查出来之后先撸了我的厂长。”

    “不当就不当呗。”围着钟大年的人当中有人嘟囔着。

    钟大年大怒,他本想把那个胡八道的混蛋揪出来。然而行动前他却停了下来。把那个混蛋揪出来又能如何?这些不想搬走的家伙就会乖乖搬走么?想清楚了自己面对的问题,钟大年只是再喊了一声,“要按时搬走,我再一次,要按时搬走。不按时搬走,那就只能等着警察上门了。”

    完,钟大年扭头便走。他倒是很希望这帮家伙不搬走,如果这样的话,警察会教训他们的。钟大年不用动一根手指头,就有人来替他出这口恶气。这真的是恶气,钟大年并不欠这帮工人什么,他好心好意的劝这帮人离开,却有人想砸钟大年的饭碗。这真的是一口恶气啊!

    在赵嘉仁兴起前,福州市区有超过十万户的人口。在第一轮大分房的时候,光赵嘉仁统计的自己的部下,人口已经有了超过十万户。好在马尾地方够大,赵嘉仁的产业也不仅只有马尾一地。这些土地别安置十万户,就是安置二十万户也很轻松。

    更何况赵嘉仁已经准备等华亭县那边事情搞定,就迁移一票人到华亭县,也就是未来的上海市。在1世纪,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有两千多万。在此时的大宋,总人口也不过8000万。虽然赵嘉仁有生之年必然无法兴建出那样的超级大都市,可在未来几年里面在上海安置十几万人想来不是难事。

    于是在分房的热闹中,有人踏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