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风暴降临(2 / 2)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些带兵的世侯,他们也就满足了。至于为官,朝廷中还有这么多文官,他们在清除汉军世侯之时又是什么想法?我想大汗最清楚。”

    “灭宋需要多少兵马?”

    “二十万。”

    ……

    君臣经过一番讨论,忽必烈便下了决心。而伯颜暂时回府,结果阿哈玛特竟然就这么上门拜见。既然不是汉臣,而是同为蒙古贵人,就没有汉人那么多礼数。阿哈玛特送上了礼物之后,率直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伯颜大帅,因为打仗,我们与赵嘉仁的专卖贸易中断。现在右丞相阿合马发现赵嘉仁的货物却没有中断,而是不断通过民间进入蒙古。我想请伯颜丞相对此出个主意。”

    伯颜当过右丞相,他当然知道所谓的出主意,就是想让伯颜向忽必烈项,重新恢复与赵嘉仁的贸易。

    对这么一个议题,伯颜自己倒是有些迟疑。总体来看,蒙古从赵嘉仁那里进口的主要是各种蒙古自己完全没办法获得的商品。黄金家族的族长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就分成了四大汗国。四大汗国之间在不断的争夺主导权。

    忽必烈就是托雷的第四子。而忽必烈提到的大威胁海都则是蒙古帝国窝阔台汗之孙,孛儿只斤?合失之子。曾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汗位。他统辖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一带原窝阔台和贵由的封地,而且这位是要建立窝阔台汗国,并且从汉化的忽必烈手中夺取蒙古帝国的主导权。

    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便知道赵嘉仁的商品中的香料与辛香料来自竺,可忽必烈也没有办法通过汉代丝绸之路从那边往回运辛香料。路途遥远导致价格昂贵不,沿途之上还有海都这个拦路虎。

    而是用辛香料的效果不容否定,因为热衷宗教,并且对各路宗教都很包容,忽必烈手下颇有竺来的僧人与婆罗门。他们其实掌握了不少辛香料的使用以及药用技术,只是苦于手中没有这些东西。在得到了熟悉的辛香料之后,这帮人靠着医术在大都混得很是不错。

    想到这些,伯颜问阿哈玛特,“既然如此,你们难道就没有找到赵嘉仁那边商谈此事?”

    阿哈玛特面露喜色,他兴奋的道:“那边,只要……”

    到一半,阿哈玛特就发现事情不对。他这么干已经是私下行为,大汗忽必烈知道了后定然不高兴。若是真的能服大汗,阿哈玛特何须让大汗的心腹伯颜出面。

    想到这里,阿哈玛特连忙将话强行转弯,“那边他们根本做不了主。所以我觉得若是大汗肯点头,我们再去联络就好。毕竟这些货物根本挡不住,他们从海州出发,陆路上可以走临沂,水路上能够走得更多。登州那地方三面临海,哪里能拦得住。甚至不用登州,便是在直沽寨也有许多刁民……”

    伯颜对此事非常清楚,他虽然性子冷淡,却还是个正常人。此时回家就是想和家人短暂团聚,而且阿哈玛特所的内容他非常清楚。于是伯颜下了逐客令,“我知道了。便请你回去等消息。”

    阿哈玛特也不敢得罪伯颜,就率先离开。等啊等,直到伯颜离开大都,他都没等到消息。在心里面埋怨伯颜不帮忙,阿哈玛特就准备继续活动。没想到伯颜走后第三,忽必烈将他叫去,“你可否去联络赵嘉仁,若是价格与之前相同,我们还是想从他那里买东西。”

    这下阿哈玛特大喜。不管别人怎么看他,阿哈玛特自己的想法其实颇为单纯。这些辛香料在蒙古地盘上的被接受度很高,在蒙古高原上甚至被认为是神药。由蒙古朝廷专营,自然是一大利源。以现在蒙古花钱如流水的样子,这些财源绝不能放过。

    谈判一开启,赵嘉仁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得到了飞鸽传书。这速度之快让赵嘉仁自己都颇为讶异。对于蒙古人的要求,赵嘉仁只有一个回答,“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