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文天祥再教育(2 / 3)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譬如中国文化史。想忠于国家,就必须对国家文化有了解。就如想反对宗教,最好的办法就是讲述宗教史。当宗教历史上那些破事被揭露出来后,大家就能对宗教组织这个‘商业单位’有非常清晰的认知。至少赵嘉仁自己实在没办法对卖赎罪券,并且把钱用来养老婆的宗教组织有丝毫的神圣印象。

    文祥知道刘猛虽然读过书,却没能考上什么功名。所以这个人突然出‘八目’这么古风的东西,文祥觉得挺受刺激的。

    刘猛并不是简单的卖弄,既然在学社中学到了不少理念,刘猛就拿出来讲述。“以前的文化是用来培养统治阶级的。史书那时候是至少士人看,所以写的都是赤裸裸的事实。即便孔子要推广教育范围,搞了谣言倒逼真相的为尊者讳,然而当时的理念也算马虎。至少八目把学习的基本流程写出来了。”

    赵嘉仁并没有强调,‘八目’到了后世甚至只被提起后面‘修身、齐家、治国、平下’的部分。所以基本变成了唯心的玩意。如果从完整的内容来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下。大概就是完成义务教育,上大学,入党,考公务员,进而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过程。

    虽然不知道1世纪的新中国啥样子,大宋淮东路安抚使,中华学社成员刘猛认为文祥现在还在第一步‘格物’的门外。

    文祥没有马上回答,赵嘉仁那些格物中有些是可以实现让人飞上的神奇手艺,却也有寻求大地是不是圆球的莫名执拗,还有九九乘法表以及打算盘的伎俩。如此混杂的东西都与治国没啥关系,他觉得将这些一一学了要花许多时间,担心浪费宝贵的时间。

    瞅瞅这种急功近利的表情,刘猛心里面挺高兴的叹口气。他一直以为状元都该如赵嘉仁这样从容不迫,脚踏实地的人物。这些人走得快,又非常坚持,远胜别人就是必然。而文祥的急功近利让刘猛看到,状元也有着普通人的问题。于是刘猛道:“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文先生,我今年四十来岁,比你稍大了点。就我的感受,急功近利要不得。该过去的坎,咱哪怕是爬也先爬过去。牢骚什么的,完成之后再发。等我们过去之后,发牢骚也有的放矢。”

    听刘猛用荀子的话来讲道理,文祥再也不敢对觑这个没考上功名的淮东路安抚使。身为文人,文祥知道别人引经据典很多时候就是简单的模仿。而刘猛引用的时候则是言之有物,直指问题关键。这种高明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是有多少见识。

    对这样的存在,文祥没有硬拗,他叹口气,“既然刘安抚劝学,我便咬着牙试试看。”

    服了被看好的文祥,刘猛心里面也挺高兴。文祥能够长进的话,刘猛觉得赵嘉仁也会高兴。不过安抚使很快就把此事放在脑后,继续处理战争。

    既然决定收复淮东,先给扬州足够粮食援助就是第一要务。听那些毛躁子们讲,蒙古军远比想象的要弱,刘猛虽然很不相信这话,却又忍不住想去相信。因为刘猛也有过类似的心路历程。

    在刘猛投奔赵嘉仁之前,他也曾经觉得海盗们凶残生猛,很难对付。等刘猛与海盗打了不少仗之后,他觉得海盗大概是见面不如闻名,其实没有传中的生猛。到刘猛消灭的海盗超过两千之后,他才最后大彻大悟。这与见面不如闻名无关,刘猛面对海盗的时候,决定未来的因素只是刘猛与海盗谁更能打。此时的刘猛拥有压倒性的力量,所以任何海盗看着都是弱者。

    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刘猛并没对那些毛头子们唯心主义的话,他要求这帮人拿出在现实中该如何运用兵力与武装的计划出来。除了实现基本理念之外,刘猛还告诉这帮子们,‘不要轻敌’。

    顶头上司这么给力,这帮子们马上就把作战训练给刘猛做了个演习,看完演习的安抚使刘猛同意他们南下实施补给行动。以李云为首的十个训练过关的营开始南下,剩下的部队继续留在海州训练,训练的同时也防备蒙古军从北边打过来。

    十年前,李璮还活着的时候,海州与涟水军一直是李璮与大宋争夺的地盘。即便李璮后来完蛋了,涟水军也是地广人稀。当地地主胡汉三正在午睡之时,外面突然就嘈杂起来。没等胡汉三完全清醒,就有人冲了进来架起胡汉三到了院子里。

    被吓得惊魂未定的胡汉三定睛一看,就见这帮人穿的都是有些怪异的军服,他连忙喊道:“诸位兄弟,我和涟水军知军是好朋友。大家可别弄错了什么。”

    为首的军人笑道:“涟水军知军已经被赵嘉仁赵太尉换掉了。现在的新任知军上任,命我等前来找胡先生索要你签赵太尉的粮食。新任知军让我们告诉你,拿走的给我们还回来,吃进去的给我们吐出来!”

    一听赵嘉仁的名字,胡汉三就知道对方绝非土匪。蒙古南侵的时候,淮东与赵嘉仁合作的地主大多数都吞下了本该给赵嘉仁的粮食。现在被人这么堵上门要账,胡汉三知道自己应该是逃不掉的。

    虽然心疼,胡汉三也感觉到了一种不出的轻松。他不知道大宋灭亡之后自己改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