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遥远的碗(三)(2 / 3)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就要被钉十字架。在耶路撒冷城郊名叫各各他的地方,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但是这并没有让从一赐乐业教分离出来的十字教灭亡,首先是犹太希律王死后,罗马帝国在公元6年取消了犹太人的自治权,改由帝国直接控制。这动摇了当地的人心。而公元66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爆发了要求独立的第一次犹太起义,公元70年,罗马皇帝提图斯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并下令再次摧毁耶路撒冷城和圣殿,“第二圣殿”被毁,仅留下一段如今以色列人顶礼膜拜的圣地——“西墙”。

    随着旧有的一赐乐业教遭到沉重打击,《旧约》中只有一赐乐业人才能进天堂的宗教根基被完全动摇。《新约》里面‘信基督,得永生’的宗教根基得到了推广。不管你是谁,不管肤色、性别,只要信基督就行。宗教改革之后,基督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甚至在几百年后成为罗马国教。

    而被赶出耶路撒冷的一赐乐业人流离失所,在各地瞎混。当前的蒙古军中,十字教信徒的数量根本不是一赐乐业教人能够比拟。那些信十字教的色目人正在组装回回炮,准备轰击耶路撒冷的城墙。

    在城墙上飘扬着真神教的旗帜。看得出,便是面对蒙古军,真神教也不肯放弃耶路撒冷。因为有极为机密的谣传说,真神教的人曾经穿越过时空,在另一个时空听过‘韩国人’的商业课。

    经过这样的培训,真神教就直接抄袭十字教的东西,并且宣称,十字教的先知也是真神教的先知。十字教先知之所以会出现,目的是给真神教先知出现做准备。真神教的先知才是真正的先知。

    自此,闪米特三邪教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基本形态。

    采取了‘韩国模式’之后,耶路撒冷转眼就成了真神教的圣地。加上真神教又长期统治耶路撒冷,当地人民从一赐乐业教改信十字教之后,又投入了真神的怀抱。

    现在,信长生天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抵达耶路撒冷城外。在回回炮还没有组装完毕之前,大汗下令,“再去告诉城里的守将,一旦开战,等城破之时,我大蒙古必将屠城。”

    使者受命而去,带了大汗的口信去做最后的和平努力。蒙古大汗并没有危言耸听,不管对方信奉的是一赐乐业教,或者是十字教,又或者是真神教。只要他们敢手执武器阻拦在蒙古大汗面前,大汗就会给他们同样的死亡。

    蒙古使者带着蒙古大汗的口信,活着进入了耶路撒冷。没有太久,使者就被吊死在城头。看得出,城内的守军也挺生猛。屠城对于耶路撒冷并不稀奇,千年来各个占领耶路撒冷的势力都搞了屠城。

    巴比伦人掳走了许多以一赐乐业人,而同时并没有听说在耶路撒冷还有以一赐乐业国的存在。罗马人在毁灭第二圣殿的时候彻底摧毁耶路撒冷,战争结束的时候,耶路撒冷原有的60万人只剩下7万人被卖为奴。

    之后的真神教统治这一带。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攻入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又将耶路撒冷杀的积尸如山血流成河。所有的‘异教徒’都遭到屠戮,城内信十字教的也被杀戮一空。当时血水淹到了马的膝盖。为了搜索黄金,十字军切开尸体。后来直接把尸体烧成灰,从灰烬中寻找金银。

    萨拉丁攻克耶路撒冷,虽然没有屠杀,却也令十字教徒赶紧滚蛋。

    1228年,被教皇绝罚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不经教皇同意发起第六次十字军东征挺进巴勒斯坦,进攻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腓特烈二世一举收复了巴勒斯坦的三大圣城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恒。随后腓特烈二世娶了耶路撒冷王国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二世,在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此后耶路撒冷王位转入了德意志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

    由于腓特烈二世征服的只是耶路撒冷等几个孤立据点,没有足够的缓冲地带可以防守耶路撒冷,所以这次征服的成果注定无法长久,1244年耶路撒冷等地再次被库尔德人的阿苏比德王朝苏丹阿尔卡米尔所夺回,法王路易九世为此组织了第七次十字军东征,但被阿苏比德王朝以及埃及的马木路克所击败。

    从那之后,再次对耶路撒冷发动进攻的就成了蒙古人。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反复杀戮,守军将领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

    忽必烈大汗并没有生气的样子。他这一辈子下令杀过几十上百万人,也在与大宋官家赵嘉仁的战争中见识过从几万到十万人战死的惨烈场面。死个使者根本不是问题。蒙古大汗下令记下蒙古使者的名字,对他的家族好好进行抚恤。

    先收拢内部人心之后,忽必烈淡然下令,“攻克耶路撒冷之后,鸡犬不留。”

    杀戮蒙古使者,一定要付出代价。更何况蒙古人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座实施武装抵抗的城市。

    第二天的黎明,回回炮开始对着耶路撒冷投掷石弹。上百斤的石头划破空气,重重砸在地面上,耶路撒冷城内的守军都会感觉到震动。偶尔击中城墙,坚固的城墙上就被砸出很大的伤痕。

    没多久,城内的投石机也开始反击。与蒙古人的回回炮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