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共和三年科举后的讲题会(2 / 3)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自然是各个愤怒。刘猛对待这些的选择就很暴力,他掏出哨子猛吹,尖锐的哨音中,台后转出三十几名警察。看到这帮维护治安的差人,不少人感觉到刘猛并非是个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家伙。

    “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对谈,若是管不住自己的,现在要么自己走,要被拖走。你们选一个。”刘猛趁着这个时间大声喝道。在船上需要大嗓门,在海风里那种温柔的嗓音根本没用。

    有警察压阵,有洪亮的声音震撼。一部分人安静了,而刘景文本就不是来讨论的,见到能把局面搞混乱,他继续喊道:“祖宗家法里面,不许以言论杀人。你不许大家话,好大的威风!”

    刘猛咧嘴一笑,他单独动手加上合作动手积累起来杀人数比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多,他参加过的历次战斗中杀人数量已经过万。这么一个的屁话根本对他没影响。手指刘景文,刘猛命道:“带出去!”

    警察分开众人抓住刘景文就把他往外拖,立刻有人忍不住上前阻止,警察毫不迟疑的两个架一个,把掺乎进来一起架走。被架出去二十几人,其他的人的从众心理立刻就起了变化。从‘跟着大家一起吵吵’转化为‘不想被人带走’。

    被架走的家伙停在距离会场有段距离的一个院落中。自打蒙古入侵之后,临安的空房率就大大增加。赵太尉对这些房子进行了充分的征调。房子有没有人常住,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那些墙壁,窗户纸,都能看出萧瑟来。刘景文身处此间,回想在蒙古人入侵之前自己的风光日子。那时候他身为侍郎,即便在子脚下不能胡为,却也没人敢刁难他。现在物是人非,自己丢了官职不,更被差人在众人面前拖走。

    心中悲凉,却不知道该什么。这帮警察各个年轻,留着短发,都板着脸,看上去就不是善茬。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有人前来。警察就带着刘景文前往会场。此次进了会场,就见里面秩序井然,众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有了凳子。凳子排放的整整齐齐,坐在凳子上的人们也整整齐齐。

    刘猛对刘景文道:“我在这里问你,你方才为何要闹事。若是的有理,我便让你回来继续听文知州讲述。”

    自己方才就是被刘猛下令拖走的,刘景文狠狠的看着刘猛。即便现在他不过是个平头百姓,刘景文依旧没有向刘猛低头的打算。

    “有道理就么。这么气哼哼的便是耽误大家时间。你再不话,我就只能请你出去了。”刘猛微笑着用言辞步步紧逼。

    “若不是你们在先,我怎么会恼怒?”刘景文大声反驳道。这话完,他就觉得会场里面气氛不太对。文祥低垂下视线,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刘猛摸着下巴,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而台下的那些人则是遗憾、失望、好笑、若有所思、痛心疾首,各种情绪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是要支持刘景文的意思。

    刘猛看没人吭声,他对警察命道:“把此人带出去。”

    文祥听着警察将刘景文拖走,他让自己不去看刘景文的挣扎。此时文祥心中生出同情与鄙视同在的感情。因为方才刘景文等人被拖走的时候,刘猛介绍了赵嘉仁对最后一题的评判标准。

    能通过的这帮家伙们都不能是投降派,也不能是朱熹一派的坚定支持者。文如其人,如果是这两类,总是会露出狐狸尾巴。他们就跟那些罪犯一样,一旦被抓,他们不谈自己是如何被身为主因的自身的认识或者欲望驱动,而是大谈次要因素的外部诱因。

    刘猛看着那些被实话给骇到目瞪口呆的人,他笑道:“一会儿我就把带走的人给带回来。问他们为何要闹场。若是他们肯承认是因为自己的冲动而这么做的,那就是一个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的家伙。我就让这样的家伙留下来继续听。不过我自己并不乐观,这些被带出去的,十个里面只怕有七八个是觉得若不是我无礼,他们就不会那样的。”

    现在刘景文已经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刘猛的预测。文祥对此无法评价。之后这二十几个人依次被带进来,结果全部人都表示,是刘猛的行动导致了他们做了不合适的选择。没有一个从自己的主因角度找理由。

    文祥都不好意去看下面的人,他不是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而是觉得下面的这帮人太可怜了。而刘猛则哈哈一笑,让人发了些单页给众人,上面是印刷的文字,‘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赵太尉此次要的是能承担重任的人才,而不是只知道空话的读书人。能干事的都知道,想干事就得有气力,有知识。这些气力来自哪里,绝不是外面有个人什么,而是来自与自己。是不是吃饱了,是不是读了足够的书,是不是学习过见识过眼前的情况。这些都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别人。我们要尊重自己,知道所有选择都是来自我们的本质。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