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刺客(二十六)(2 / 4)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接和元国联络,用现在的粮食价格买到现在这么多粮食。我告诉你们,你们谁有这个能耐,我马上推荐他给皇帝陛下。你们谁能做到,告诉我!”

    大臣的目光扫视着部下,看到没人敢造次,这才喝道:“告诉欧罗巴行省的人,我们还有些问题没审问完,他们可以和我们的审问官一起审问,等审问结束之后就可以把人带走。”

    部下们领命而去,大臣恨恨的坐在床上看着这群废物的背影。大臣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每个人都会希望掌握局面,主导局面。大臣更期待不受外部势力的控制,如果纵横海上主导航线的是东罗马帝国,大臣会无比欢喜。正因为如此,大臣明白绝不能让欧罗巴行省感受到这样的氛围。东罗马帝国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商船队,逐渐从欧罗巴行省那边争取到近海运输的航运份额。欧罗巴行省虽然没有拒绝,看着也不高兴。如果展现出破坏合作的打算,欧罗巴行省有无数手段让东罗马帝国痛不欲生。

    朝廷里却有帮废物们刚吃了几天饱饭,就开始胡思乱想!

    大臣不想气到自己,努力把念头转到正经事上。欧罗巴行省不会玩这种凿自己船的把戏,这点可以确定。那个叫做希拉的女人是个普通小贵族的女儿,和东罗马贵族一样接受过教育,又穷的很。若是以前,这样的女儿会被先给大贵族们联姻或者充当情妇。偏偏大宋欧罗巴行省不断增加在东罗马各地的办事机构,招收许多希拉一样的贵族子女为他们办事。为希拉担保,应该是种表态,大宋欧罗巴行省有能力在东罗马帝国内护住为欧罗巴行省效力的人。

    做出这样的判断,大臣决定不去管这种事情。东罗马现在完全依靠着四方同盟的支持,不仅是货运,还有借贷。他之前所说是发自内心,任何破坏四方同盟,引发对四方同盟怀疑的人都是坏人。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结果都是在危害东罗马帝国。

    搞出凿船事件的必然是东罗马国内的逆贼,任何把水搅浑的人都不能放过。想到这里,大臣恶狠狠的对外面喊道:“把那家伙再抽十鞭子!”

    欧罗巴行省的代表正如内务大臣所料,他们出面的理由就是要护住投奔过来的人。任由东罗马帝国对欧罗巴行省的雇佣人员动手,堂堂大宋的面子往哪里放?大狗还得看主人,东罗马帝国没资格与大宋平起平坐。

    花容失色的希拉姑娘看到欧罗巴行省代表和审问官一起出现,脸上登时就有了期待。欧罗巴行省的代表没有说话,他也好奇希拉怎么就和恶徒有了瓜葛。审问官就已知的内容作了询问。

    希拉只能说出在一个月前军队大规模出动那天,老爹赠送给她的《东方游记》不见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恶徒所在的海边,她根本没有头绪。

    要是按照东罗马传统,此时就该上刑。审问官这次可不敢下令上刑,只能没好气的继续问。问的结果让他非常不满意,最后忍不住喝道:“你这么不老实,难道不怕吃苦头么?”

    希拉再次花容失色,她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欧罗巴行省的代表,无言的期待着求助。欧罗巴行省的代表微微叹口气,他以前也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的问案,还一度很赞成这么直白的手段。现在他触景生情,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在面试中失败。面试的问题和现在的局面颇为类似。

    “希拉,你为什么能够记得丢书的那天?”代表问。

    “那天好多军人经过我家楼下,我记得很清楚。”

    “你还能不能记起,那天最后看到这本书是什么时候?”

    “这个……大概是中午……我吃了饭,想睡一会儿。又怕睡过头,就到二楼想看会儿书。我父亲那时候叫我,应该是一点多。”

    “你什么时候发现书不见了?”

    “晚上。我本想看会儿书就去睡,发现书不见了。”

    听着问答,审问官一脸不耐烦。这是要串供么?接着,他就听到欧罗巴行省的代表说道:“阁下,可否有时间和我一起去希拉家一趟?”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审问官觉得多跑一趟也无所谓了。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希拉家,先让希拉确定书消失前在什么位置,代表看了一阵房间,注意力就放到了小书桌附近的壁炉上。找来了马灯进去探看,没多久代表就出来把马灯交给审问官,“请阁下亲自去看看。”

    审问官不忿的拿着马灯探进壁炉,看了一阵后就喊道:“里面有人爬过!”

    没人会喜欢钻壁炉内的烟道,灯光照耀下,不久前有人在里面爬过痕迹非常明显。沾了一手黑灰的审问官探看完毕,出来就瞅见书皮上那个手印。他已经明白这个手印就是贼人的。审问官看向希拉的目光更加严厉,他认为希拉非常有可能在勾结刺客。

    看到审问官的表情,没通过大宋司法部面试的代表心中感叹,他当年就是这样的思路。先找个嫌疑人,将得知的所有线索引向这个嫌疑人,试图做成铁案。被人批评为‘懒惰’的时候,年轻时的代表满心委屈和愤怒。

    经历这么多年磨炼,他再也不会那么想了。根据现在收集到的情报,大概能够确定在岸上放风的那个贼人是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