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战(三)(1 / 3)  明末之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各位兄弟莫慌,现在明军主力已现,不过万余人而已。Ww WCOM而我军此阵兵力,是其五倍,伊水河对岸,更有五万的后备兵力,复何惧哉!”高迎祥大声喝道。

    高迎详完,下面立刻传来了千万声怒喝,有如一阵震耳的雷鸣滚过。

    “各位兄弟,全军上攻,只要与明狗子绞杀在一起,他们的震雷将再无用处!”高迎祥拔出腰刀,大声喝令。

    “斩杀对面明狗级者,一人赏银一百两!若斩杀其将官,赏银翻倍!”盛怒的高迎祥,咬牙作出了下血本的承诺。

    五万流寇步兵,又齐齐地出一声如雷呐喊。便有如漫的乌云被狂风吹动,以狂飚突进之势,迅地向对面的明军卷去。

    仿佛计算好了一般,在全部的5万流寇奔跑着攻过来时,九皋山半山腰处,一字排开的1架投石机,吱吱作响地全部从树丛中推了出来。

    “操!狗入的明军留了后手!”

    望着这些现在才推出来的投石机,高迎祥咬牙切齿。

    现在全军已是铺盖地地上攻,不可能再传令让他们退回,高迎祥只能希望,自已的流寇队伍,能尽快与对面的明军绞杀在一起,从而让明军无法投掷震雷。

    “预备!”

    “放!”

    在流寇奔跑至距对面四百来步时,被压到极致的投石机绞盘,唰啦一阵轻响,一百枚8斤重硕大乌黑的震雷,被长长的投杆猛地弹起,呼啸着投向空中。

    “震雷来了!快快散开!”

    望着那一百个呼啸而来的黑点,在空中变得越来越大之时,位于震雷下落位置的流寇军兵,惊恐地大叫。

    饶是他们作了防备,只是流寇上攻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他们想从密集的人流中逃开,却是相当困难。

    这些左冲右突惊慌逃窜的流寇军兵,反而把流寇上攻的阵型给搅乱了不少。

    七八秒钟后,一百枚震雷呼啸砸落于地,甚至将数十名来不及闪避的流寇军兵,活活砸成肉饼。

    剧烈的爆炸声,立刻连绵响起,刺目的火光和呛鼻的硝烟中,喷涌的气浪,将这枚震雷附近约二十多米宽范围的流寇军兵,炸得四分五裂,血雨纷飞。

    至少有近九十枚震雷成功爆炸,将5多名流寇军兵,在瞬间送往地狱。

    而更多的流寇军兵,突然现,自已仿佛来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只有被震得流血的双耳、眼睛、鼻孔,似乎还在提醒自已刚才的爆炸有多可怕。

    在短暂的懞后,流寇战阵立刻陷入了混乱。

    很多人嚎哭着向后逃去,想逃离这个恐怖的死亡之地。在而后面押阵的残存的一余多名骑兵,则立刻对他们疯狂砍杀。

    “不许逃!此时若逃,则前功尽弃矣!”高迎祥急怒攻心,他亲自挥刀上阵,向哭泣溃逃的流寇们,挥刀砍杀。

    不过,这些流寇军兵毕竟是高迎祥手下精锐,在经历的短暂的混乱后,便止住了崩溃之势,立刻开始重新攻了上来。

    在流寇离明军战阵还有三百来步时,第二轮震雷又呼啸而至。

    这一次,吃过大亏的流寇,懂得将阵形向两头愈散开,并提前作出闪避,这一百枚震雷,约有八十多枚爆炸,却只造成了多名流寇军兵的死亡。

    这些久经战阵的流寇军兵,在经历了的混乱后,继续前冲。

    在到了离明军战阵只有二百余步时,投石机最后一次投放震雷。

    这一次,因为敌军加快地奔跑推进度,有多台投石机因为测距不准,有三十多枚震雷投偏,真正在流寇阵中爆炸的,只有不到六十枚,总共只造成了一千多流寇军兵死伤。

    “好样的!明狗子的投石机,再无法投震雷了,立即将那些明军战阵冲垮!”见到自家军兵离明军越来越近,高迎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剩下的4万多名流寇,见得对面列阵的明军已在眼前,便一边开始收缩阵型,一边向一字排开的明军枪盾战阵猛跑而来。

    在流寇冲到一百来步时,5杆架在大盾上方的鲁密铳,绵密打响。

    尖啸而出的4多粒三钱重的铅弹,将对面二十多名流寇一击而亡。

    在敌军冲到五十步时,鲁密铳又响了一次,又有二十多名流寇死伤倒地。这时,鲁密铳手迅地撤出阵地,只留下枪盾战阵严阵以待。

    双方迅地绞杀在一起。

    一面面有两排尖刺的大盾,齐齐并立,奋力挡住了流寇大军的肆意冲击。而一面面大盾上方,一杆杆4米精钢长枪,有如潜伏已久的毒龙,从大盾上方迅猛扎出,向猛冲过来的流寇的头部、颈部、****三处要害狠狠刺去。

    而冲过来的流寇军兵,一边心地避开盾牌上的尖刺,和用手中盾牌磕开那挺抖如龙刺来的长枪,一边侍机挥舞刀剑进行反击。

    残酷的近身厮杀中,兵器相砍声,奋力呐喊声,受伤嘶吼声,刀剑刺入人体的沉闷噗噗声,交叠一处,有如一死亡的歌谣。

    敌我双方不时有人倒下,不过前面的军兵刚倒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