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铁骨金翰林(1 / 4)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毕懋康十分惊奇,“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此句出自自己的《军器图说》一书,按理说,这个李知县年纪轻轻,应该是没法看到这本书的。

    可他又的的确确说出了这句自己深有体会、有感而发的话,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其实现在出身行伍的人并不很重视火器,由于工匠的问题,如今大明所产的火器、火药质量很差,用于战场时,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现在重视火器的人越来越少了,别说毕懋康自己发明的自生火铳(即现代所说的燧发枪)没得到重视推广,北方的军队连鸟枪都不愿意用,所用的火器大部分还是三眼铳。

    想当年戚家军之所以威震天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火器犀利,如今反倒不如从前了。

    他费尽心思研究中外各种火器火炮,发明了自生火铳,又写成了包罗多种火器、火炮、军械的《军器图说》,可除了圣上曾下令制成几件武刚车、神飞炮,之后就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让他一度心灰意冷。

    如今听闻李致远说出自己的这句“名言”,毕懋康不禁有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这些年《军器图说》不被人看重,自生火铳也没人制造使用,这让他都有些怀疑自己的那句“名言”是不是说错了。

    现在有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这让已经七十有余的毕懋康心情有些激动,差点就要拉着这个李知县与他共论火器了。

    但是待毕懋康冷静下来细细思索一番后,又有些犹豫,毕竟火器犀利,乃国家重要的杀器,是不是该告知他一个小小的婺源知县呢?

    犹豫半晌,毕懋康才问道:“李知县,恕老夫直言,你作为小小的婺源知县,就算是知晓火器犀利,又能如何呢?”

    李致远道:“不瞒毕公,晚生来徽州之前,已向南京的史司马建言,要去婺源编练乡勇,史司马也准了在下所请,还让徽宁道的张副使拨给在下部分军械、火器。”

    “然而张副使毕竟也只能拨给在下少量的火器,且如今官造火器质量犹为低劣,晚生又深知火器之犀利,也知道如今火器低劣的原因主要在于工匠制度极不合理。”

    “若是能集合工匠自造火器,将来无论是抵御在湖广江西的张献忠贼军,还是万一不幸被在下言中抵抗建奴铁骑,必能事半功倍。”

    “再说了,”李致远话头一转,自信满满地道:“晚生如今的确是个小小的知县,可天下纷乱,机会也就多了,晚生未必就一直是个小小知县啊。”

    毕懋康仔细思索了一番,觉得这个李知县所说的确颇有道理,此人见识不凡,胆识过人,在乱世之中确实很容易就功成名就,建立一番事业也未必不可能。

    另外,无论是从大明安危、民族大义出发,还是为家族利益、子孙福祉考虑,抑或是为了自己的那一份知音之感,相助此人都没有坏处。

    于是毕懋康下定了决心,长吁了一口气,对李致远道:“后生可畏啊,你见识和胆色皆极为出众,又正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时候,他日前途必不可限量,若是大明多出几个你这样的少年俊杰就好了。”

    毕懋康又看了看他的幼孙毕安民,叹道:“只可惜老夫实在是老了,老的连书上的字都看不清了,也不知道还能在这个世上苟活多久,要是七八年前,老夫定还能相助你一番,亲制几杆火铳出来,现在实在是不成了。”

    “就让老夫这个幼孙代劳吧,别看他尚未及冠,但聪敏好学,老夫所写所会,他基本都看过学过,在火器方面的造诣已经不输老夫,定能祝你一臂之力。”

    毕安民听到这话顿时急了:“爷爷,孙儿要是不在您身边,谁来照顾您,谁来给您念书啊?”

    毕懋康一脸慈祥地看着毕安民,呵呵笑道:“你年纪也不小了,不可能永远跟在爷爷身边,爷爷也不可能一直把你束缚在家里,是时候让你展翅高飞了。”

    “爷爷知道你一直就对火器有兴趣,毕家这么多子孙,也就只有你认真研究过爷爷的《军器图说》,可待在家里又哪能一展所学?”

    “如今正好李知县找上门来了,你就随他去吧,爷爷老了,对于以后的事情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该怎么做,你自己拿主意。”

    “至于家里你不用担心,你又不是爷爷的使唤佣人,你三叔会照顾好爷爷的,你父亲那里我也会跟他说的,再说婺源县也不远,也就一两日的路程。”

    其实李致远也没想到自己真能说服毕懋康相助,细究起来,私造火器是犯法的,也许毕懋康也感觉到了,这大明江山确实已经是危在旦夕了。

    因为脑子清楚又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明明就是一副王朝末世的景象。

    李致远与毕安民约定好明日早晨在徽州城东门碰头后,就拜别了毕懋康,离开了毕家。

    出了毕宅,看时辰尚早,李致远也就不太着急,踱着步慢慢悠悠地往徽州城东门而去,偶然回头见跟着自己的张文张武皆神色奇怪,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李致远道:“你们哥俩这是怎么了?神经兮兮的,这条路上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