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攻守之势(1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建昌距抚州城只有约摸百里,贼军一天即可以杀至,等李致远在抚州城得知建昌失陷的消息时,贼军八成已经上路了,最早明日贼军就可能兵临城下。

    所以,留给他准备的时间很短。

    古代的城池攻防战,只要守军兵力和进攻方相差的不是太悬殊,例如五倍十倍以上的差距,同时城内守将不是白痴,处于劣势的一般都是进攻方。

    现在抚州城内实际上有五千士兵,贼军虽多些,但也多不到哪里去,据探马回报,进犯抚州的约有一万五千人,三倍于抚州守军。

    虽然李致远这边的五千守军大部分是新兵,但贼军那方同样如此,甚至还不如李致远,很多都是沿途裹挟的流民,标准的乌合之众。

    而所谓守城,并不是让士兵全部龟缩到城内,再爬到城墙上,然后等着进攻的一方搭云梯,撞城门,我守城的就在城墙顶上射箭、扔石头。

    这不是守城,这是作死、等死,是自绝生路!

    众所周知,城门是一座城池最薄弱的地方,城门一旦失守,这城也就差不多等于失守了。

    既然城门如此重要,自然会是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双方都会倾力争夺。

    所以,对于守城方来说,城门是相当危险的地方。

    很多人就说,那我直接把城门堵住不就行了,攻城的就进不来了。

    一般来说,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却是半桶水的文官就最喜欢这么干。

    因为他们只知道城门危险、重要,却根本不知道城门的用处。

    城门就是生门,是用来沟通外界,获取情报、补给,联络援军,追击敌军的,攻城一方最想要的就是围死城池,让你无法与外界沟通。

    现在攻城的都还没做到堵死你,你自己把城门堵住,这不是傻、不是自绝生路,又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进攻方会有留守部队监视各城门,防备城内守军蜂拥而出,所以攻城一方需要有很强的实力。

    如果兵力达不到城内兵力的数倍,攻方就无法完全包围城池。

    如果城门非常多,那么攻方就是有十倍的兵力都难以彻底断绝城内外的联系。

    现在你自己把城门一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城门前的监视部队只要留很少就够了,若是发现守军热火朝天地想把堵死的城门打通,就向主力发出预警。

    其次,城外有援军赶到,城内守军也难以知道,无法出城策应。

    再次,城外敌兵撤退或是想围城打援,城内守军也无法追击或是进行干扰。

    所以,作为守城一方,如果兵力不是差的很悬殊,窝在城里死守是很笨的做法。

    尤其是那种堵城门的,基本上等于输了一大半,在城池攻防战中是下下策。

    正确的做法是列阵城下,在每座城门外扎营驻守,不需要太多,百来人即可。

    再配合城门及城墙上的士兵,保护好城门这个最重要、最危险的地方。

    只要在城门外扎下营,进攻方就很难把你堵在城内。

    在拔掉这些营寨前,攻方很难知道守军有没有偷运大批兵马出城,根本无法安心攻城。

    若是攻打这些营寨,守兵背靠城门进退自如,而且有城头帮助瞭望进攻的路线,还有城头、城墙上的弓箭、土石支援,进攻会变得非常艰苦。

    只要营寨还存在,就可以遮蔽着进攻者的视野,让进攻者无法洞悉这座城门的进出情况。

    对进攻者来说就是个巨大的威胁,必须要先拔除营寨,才敢在附近展开对城墙的进攻。

    这种营寨不需要人很多,多了反而不好使。

    例如你要是在城门外驻扎个大几千人的营寨,对方派上万人来围攻,那你城墙上的几百个弓箭手能起什么作用?

    最好就百来人的小营寨,敌军要拔除这个据点,也不可能派很多人,不然挤不过去啊。

    只能派个三五百人过去进攻,而五百人攻打这种小营地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因为城墙上的弓箭手可不是吃素的。

    这期间背后的攻城主力只能傻等,因为他们不知道会不会在爬城墙的时候突然从城里杀出一只部队来。

    所以,不管最后是否被赶回城里,这个小小的城门营寨都能为守城者争取很长的时间。

    抚州城有四个城门,李致远就在城门外分别扎了四个小营寨,各驻守百余人,皆挑选英勇善战的勇士,派得力之人率领。

    各城门处的城墙顶上安排三百的弓箭手、火铳手,作为支援力量。

    又安排几十人,骑上马,不断沿着城墙巡查,谨防贼军发现漏洞,趁机攻击。

    除在四周城墙上分散了不少士兵守城,李致远还抽调出千余人的机动部队,或支援,或寻机杀出。

    另外,城内百姓也不少,李致远征集了大量民夫用来运送箭矢、土石、火药等物资,整个抚州城都被调动起来。

    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没有主心骨,现在李致远来了,将城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