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甘州之围(1 / 3)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崇祯十六年腊月廿六日黄昏,西北荒凉偏远的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大雪纷飞。

    一身着破烂官袍的老者伫立于甘州城头,望着城下攻城一天缓缓退去的贼军,终于舒了口气。

    此人正是现在甘州城内的最高官员,大明甘肃巡抚林日瑞。

    林日瑞,原名日烺,因避太子讳改名日瑞,福建漳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十五年夏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巡抚甘肃等处,赞理军务。

    上个月初,李自成派部将刘宗敏、袁宗第、贺锦等向西追击白广恩部官军,并攻取宁夏、甘肃、兰州等地。

    至今日为止,宁夏、兰州、凉州、庄浪等重要卫所已经全部沦陷,整个西北只剩下最为偏远的甘州、肃州(今甘肃酒泉)和西宁还未陷于贼手。

    而甘州城也已经被贼军围城半个月了,目前林日瑞外无援兵,内无足够坚守城池的兵马粮草,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林日瑞并没有考虑太多,从率军退入甘州城时,他就知道自己除了以死殉国,已经别无出路。

    实际上他也来不及考虑,甘肃局势恶化的太快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主要是由于兰州、凉州、宁夏、巩昌等地守军全部望风而降,完全没起到任何作用,使得贼军进军速度异常的快。

    而甘州地处西北荒凉偏远之地,是一座孤城,消息极不灵通。

    当林日瑞得知贼军将要进犯甘州时,贼军早就过了凉州,他急忙与西羌联络,命其严兵以待,他自己则率副总兵郭天吉率四千骑扼守于黄河干流处。

    可哪知气温又骤降,黄河迅速冰封,贼军踏冰而过,直达甘州城下。

    林日瑞慌忙退入甘州城,且战且守,待贼军大军主力杀至,甘州城也就被彻底围死。

    除了随他退入城内时郭天吉所率领的四千骑,甘州城内还有五六千兵,有总兵官马爌,副总兵张攀、欧阳衮、刘国栋,游击杨威、赵宗礼、万峘,抚标中军哈维新,都司姚世儒、姜弘基、高登科,监纪同知蓝台等主要将领。

    作为甘肃巡抚的林日瑞现在总共只剩下不到一万兵,自他为巡抚甘肃以来,这些人就一直跟着他守卫甘肃,算是他的亲信。

    林日瑞品性忠贞,是忠义之臣,上行下效,他手下将领也个个都忠义勇敢,都愿意誓死追随林日瑞。

    同陕甘其他地方的官军见李自成大军就望风而降不同,林日瑞麾下将领至今未有一人做出背叛之举。

    也好在有这些忠心耿耿的将领,否则面对如此局势,这甘州城只怕一天都守不住。

    将领们能甘愿效死,可普通的士兵就实在难以支撑了,他们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的,对朝廷可没多少忠义之心。

    而从本月初开始,陕甘一带气温陡降,连日来又大雪纷飞,积雪深达丈许,被驱迫上城防守的官军士卒手脚皲裂,甚至被冻掉手指,都有怨言,士气极为低靡。

    而今离过年只有三四天了,却被强行逼迫到城墙上作战,换谁没怨言。

    若不是林日瑞和手下将领们全部衣不解带地日日上城监督,恐怕早就有人哗变开城迎贼了。

    现在又一次打退了贼军,城头上传来士兵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贼军退啦!贼军退啦!”

    这时一武将模样的人走过来,凑近林日瑞,小声道:“抚台,咱们的箭矢已经不多了……”

    “贼军下次攻城,咱们只怕就难以御敌了!”

    林日瑞早有预料,悲叹道:“事已至此,西北几乎尽数陷于贼手,已经不可能有援兵了,能撑一天是一天吧!”

    望着漫天雪花,心存死志的林日瑞拉着马爌,“马将军,本官作为甘肃巡抚,身负守土卫国之重责,然兰、凉等卫守军皆不战而降贼,致甘陇之地迅速沦陷,本官辜负朝廷信任,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若城破,自当以死殉国。”

    “只是你……”

    马爌慨然道:“抚台你忠贞不屈,难道末将就是贪生怕死之人?”

    “抚台请放心,自贼军围城甘州的那一刻起,末将就已经抱了必死之心,若城破,末将誓与甘州城共存亡!”

    “至于张攀、欧阳衮、刘国栋等人也都是忠肝义胆之辈,没一个是贪生怕死的孬种,必将随末将奋力杀贼,与贼战至最后一刻。”

    林日瑞长叹一声,“你们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啊,能和你们一同赴死,本官虽死无憾!”

    这时,副总兵郭天吉急切地赶了过来,向林日瑞禀报道:“启禀抚台,末将发现北城城墙下的积雪已深达一丈多高,这天还在不停地下雪……”

    “而且这天太冷,只怕夜里这雪都要给冻实了,贼军极易踏雪登城啊!”

    林日瑞问道:“能否让士兵下城除雪?”

    “难!”郭天吉摇头道,“末将发现后就已经让人去试过了,可人下到丈把深的雪里,连头都看不见,当场就给冻僵了,现在将士们很有怨言,根本不愿出城除雪。”

    “唉,别难为他们了,既然没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