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章 昨夜朱楼梦(上)(1 / 4)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发往全国各军镇的勤王令下达以后,崇祯深知那些太远的指望不上,又急征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率兵入卫。

    同日,从北方战乱之地逃难南下的藩王宗室周王朱恭枵、璐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崇王世子朱慈爚竟齐会于淮安。

    这些享乐了大半辈子的龙子龙孙们经历九死一生才逃离李自成大军的追杀,这时候全部灰头土脸,相遇于淮安后不禁一齐抱头痛哭。

    其中周王朱恭枵是明初藩王后裔,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孙,还算有几分皇家的气派,没丢了他们老朱家的脸,比明末大多数贪财、昏聩到了极点的藩王、宗室强了不少。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率大军渡过黄河,攻占洛阳,杀老福王朱常洵,时周王朱恭枵驻开封,亲自拿出库金五十万,饷守者军士,并悬下赏格,杀一贼给五十金,终于守住了开封城。

    第二年,李自成再攻开封,决黄河灌城,死难者不计其数,终于攻陷开封,朱恭枵逃往彰德,如今李自成席卷北方,他只得继续南逃。

    朱恭枵已经六十四岁,身子骨本就经不起折腾,又颠沛流离了一两年,眼见着朱家江山不保,心力交瘁到了极点,很快便病入膏肓,于京师沦陷后两日死于南逃途中。

    璐王朱常淓是明穆宗朱载垕之孙,明神宗朱翊钧之侄,封地卫辉,时年三十七岁,是日后东林党人坚持要弃嫡立贤的所谓“贤王”,但从后来他的表现来看,可是一点都不贤。

    朱常淓并非明神宗嫡系,相较朱由崧及明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而言,血统偏远,本没有入继大统的资格,自然乐得做一个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

    此人嗜酒好歌,常常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也不怎么爱读书,喜欢古玩,精通音律,就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子弟。

    福王朱由崧是除了朱由检几个亲儿子以外,血统、伦序和其最近的藩王,在李自成陷洛阳杀了其父老福王后,朱由崧先逃河南怀庆,后逃卫辉投奔潞王朱常淓,继而一同南逃至淮安。

    崇王世子朱慈爚是明英宗子孙,血统较为偏远,其父朱由樻于崇祯十五年在河南沁阳被李自成军所杀,这时候他尚未嗣位。

    几位龙子龙孙仓惶逃难至此,眼见着朱家江山不保,目前看来还算和衷共济,不过大概还想不到属于他们这一辈的精彩好戏很快就会上演。

    三月初六,崇祯再急召密云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兵入卫,刘泽清前命移镇彰德,因纵掠临清南奔。

    慌了神的崇祯皇帝一天内连下十数道谕旨:命兵部治烽堠(即烽火台);命监军御史霍逵调勤王兵;命太监谢太举监视山西,仍察宣大总督王继谟所在……

    又谕部院曰:“近者庶绩废弛,治功罔奏,皆上官不饬,司官听吏胥济贪当即参问。”

    同日,崇祯下诏,大赦天下(注1),表面上虽三言“朕之罪也”,实则抒发其对贪官污吏、庸官懦将的痛恨,更似有意将罪责推于满朝文武,倒是和其“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尔”的前言暗暗相合。

    说是体恤百姓,要大赦天下,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将一切不便于民之事,尽行革去,可到了如今这步田地,这些话只怕崇祯自己都不信。

    最后竟妄图劝降李自成手下丞相牛金星和其头号心腹大将刘宗敏,不知李自成等人看了会不会笑掉大牙。

    这一日,李自成宿阳和(即明大同镇所管辖的阳和城,宣大总督驻地,今山西大同阳高县),阳和道兵备佥事于长华郊迎,遂长驱向宣府。

    三月初七日,崇祯命太监马司理驰赴大同,督兵援剿。

    离京城最近的昌平总兵唐通以八千人率先入卫,崇祯召见之,慰劳倍至,赐大红莽衣一袭,紵丝二,金四十,犒吏卒四千金,同蓟辽兵屯彰义门外。

    稍稍心安的崇祯谕令兵部申严哨探,并言责兵部尚书张缙彦:“言貌可观,懦誾无远略,哨探疎忽,保定兵变,踰旬罔闻,惟虚文塞责。”

    现各地兵马渐次抵京,然国库空虚,内帑也早已用尽,崇祯皇帝实在拿不出金银犒赏将士,不得已之下,只好命皇亲国戚、宦官、在京勋贵重臣及满朝文武官员捐资助饷。

    崇祯最先想到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岳父,国丈嘉定伯周奎,现在国难当头,就算其他人没脑子,打算冷眼旁观,坐视大明灭亡后投奔闯贼,可他女儿是自己的皇后,他们是关系最紧密的一家人啊,说得难听点,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再者,周奎的富贵也完全是靠着自己以及他那做皇后的女儿的恩赐,现在不过是将当初的赏赐收回一二,他再怎么样也会慷慨解囊吧。

    于是崇祯皇帝先遣司礼太监徐高去周奎府上传谕,征其助饷,崇祯打算让自己的岳丈给在京的皇亲国戚和满朝文武官员们做个表率。

    话说这周奎原本是苏州人,家境贫寒,早年带着全家迁居京城,他没啥本事,更谈不上远见,而周皇后是其继室丁氏所生,年幼时就操持家务,却是个勤俭持家的女子。

    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