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中)(1 / 3)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崇祯十七年三月廿十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徙宁远数十万众抵顺天府蓟州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然不知京师已陷矣。

    同日,天津兵备副使原毓宗驰表迎贼。

    原毓宗,陕西蒲城县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十二年任关内道佥事(按察司属官,正五品,一般出外分道巡查),后升天津兵备副使(正四品),赴官时遇贼,贼礼之甚厚,且扣留其母为人质,许为内应,等到原毓宗到达天津,即张皇贼势,离间人心。

    冯元彪时任巡抚天津右佥都御史,先前,他曾具密疏请崇祯皇帝乘海船南下,他可以率一千精兵到通州迎驾,然终未得到回应。

    及惊闻京师为贼所陷,冯元彪欲聚将士誓师讨贼,门下已无一人应者。

    而原毓宗则立即率士绅表拜迎降,并立黄旂于城上,书“天祐顺民”四个大字,兵民皆从之,天津百姓各用片纸书“民顺”缀门前。

    先前,崇祯十六年新科进士程源过天津,劝说总兵曹友义起兵勤王,但缺乏粮饷。

    于是程源又以书勉励督饷户部主事唐廷彦忠孝大义,且云:冯津抚倡义,总兵曹友义亦有人心,今粮广兵众,据贼腹而俟恢復,中兴之勳也,唐廷彦遂招程源入城议战守。

    时程源刚至城头,原毓宗唆使防海兵大噪,劫饷库金一空,唐廷彦几死。

    天津总兵左都督曹友义以牙兵五百斩关而出,原毓宗以所部天津兵击之,曹友义仅以身免,遂单骑逃走。

    天津遂为原毓宗所控制,并威逼冯元彪迎贼,冯元彪严词拒绝,但他势单力孤,副总兵金斌、把总娄光先、指挥杨维翰皆欲降贼。

    等到第二日,金斌移营于演武场,程源反复以大义劝说,但金斌不听。

    时唐廷彦重伤,冯元彪虽被困,仍谕众以大义,然众皆不应,金斌更劝唐廷彦留幕下,程源则劝之以南归。

    唐廷彦自觉无能报国,且自己受伤甚重,遂与冯元彪一同自杀殉国,程源只得独自南下,京津一带遂俱陷于贼。

    崇祯十七年三月廿一日,天刚亮,各役驱赶着一众降臣入朝。

    由成国公朱纯臣、大学士魏藻德、陈演领头,原大明朝的文武百官皆身穿素服,心怀忐忑,列队入朝祝贺大顺新君。

    其时大顺军刚入主京师,明朝诸多降臣还对李自成及大顺政权抱着美好的幻想,皆以为能获得新朝重用,担任官职,是以逃离京师者甚少。

    先前,李自成命明朝诸降臣入朝仍任原职,想辞官回籍者亦不得擅离,需暂居京师听候发落,并命士兵杂役严加看守,如一官潜遁,株坐邻役各斩首,诸臣始疑。

    这时,大臣们排着队,投职名于大顺丞相天祐阁大学士牛金星。

    不料牛金星却深恨这帮明朝降臣,想要羞辱他们一番,遂命人将收到的牍疏倒在地上,当着众人,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诸臣望着熊熊大火一言不发,心却凉了半截。

    翰林卫胤文、林增志、杨昌祚、宋之绳不肯臣服,皆前削发,但仍被强制驱赶入朝。

    牛金星见后叱曰:“既削发,何报名为,此皆尔等小人权宜之计也!”

    于是命吏卒拔其余,又闭承天门,众臣不得不露天站立。

    苦等良久,但李自成却一直不出来,大顺自己的文臣武将也等得无聊,于是争相嬉戏侮辱百官或突然跳出来推某人之背,或抢夺某人官帽,宛如耍猴。

    大顺文裕院学士兼知文选顾君恩箕踞坐于午门,态度甚为傲慢无礼,竟然伸出脚放在明臣的脖颈上取笑。

    众臣惶恐不安,敢怒不敢言,面目行止甚是滑稽,闹得更过分时,百官也只跪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惹得大顺朝的官员们哈哈大笑,原本肃穆的朝堂比那嬉闹的茶肆、酒楼、妓院还要不堪。

    只有李岩看不过去,觉得实在是有辱斯文,劝说了两回,但无人听其言,他也只得摇头叹息。

    这时,太监王德化带着十余人从大内出来,叱诸臣曰:“国丧君亡,尔等不思殡先帝,在此作甚?”

    说着便哭了起来,内侍、太监数千人皆哭,魏藻德、陈演等人这才假模假式地哭起来。

    尤以前兵部尚书张缙彦最假,王德化忍不住讥笑道:“哟,这不是张大司马么?你前几日不是说军情是假,前方无恙的么?不是口口声声地要报效君王,与城共存亡的么?”

    “杂家怎么听说这城门就是你第一个打开的?”

    张缙彦故作惊讶道:“公公何出此言?”

    又脸不红心不跳地狡辩道:“城门是谁打开的在下并不清楚,但却听说太监杜勋曾经在围城之时进过城,之后,城池就莫名其妙地陷落了……”

    “敢问王公公可知是怎么回事?”

    见张缙彦反咬一口,王德化怒叱道:“无耻至极!!!”

    “国家大事就是你张尚书和魏大学士败坏的,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狗官,享尽荣华富贵,名利皆占,却从不思报国,以至于君王身死,国家覆亡。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