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灭万户(1 / 3)  岳家军之铁血军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金国万户王索皱眉看着军报,新乡城居然丢了?三个时辰前的军文上还说一切如常,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阿里孛真是废物,坐拥城池竟半日也守不住。”千户铁摩怒道。

    “他既死于军前,就不要过于苛责了。”王索合上军报,慢慢道,“到卫州的宋军人数不少,若倾力一击,新乡的确难守。这也是我们回师新乡的原因。只是没想到那么快,对方军中定有猛将。”

    另一个千户牧海道:“败下来的军士说,敌人战力极强,和以往遇到的宋军截然不同,其中先锋将领白袍铁甲掌旗在前。但我问了一下,对方实际兵力不多,不会超过两千人。斥候回报,敌军并无大部队跟进。”

    王索笑了笑道:“他们不可能带着千把人来攻城吧。后续人马一定会有,牧海,你拟个方略,看如何夺回新乡。”

    牧海道:“我军有五千人,两日后韩常将军的三千人也将抵达。”

    “我们当然要在他来之前夺回新乡。”铁摩怒道。

    牧海道:“宋军战力不如我军,即便敌军先锋骁勇,但他们的主力不可能全是如此。根据我方军报,敌军隶属河西招抚司,来卫州的总兵力不会超过八千人。即便是正面硬碰,我们也是能战而胜之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铁摩问。

    “我们不仅要夺回新乡,更要击破宋军主力。”牧海道,“所以我的意见是老规矩,困而不打,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王索思索道。

    牧海道:“目前新乡城里的宋军战力不弱,但人数少。我们若围着新乡城,他们不能突围只能待援。而他们在石门山的主力,一定会加速来此。我们就守在险要之地,迫其在野外决战!”

    王索道:“但我们这五千人,要围城似乎略少。”

    “不用严丝合缝,只要摆个样子。”牧海笑道,“宋军初到卫州,不知我军虚实。石门山过来有两条路,但都要经过白虹坡,我们重兵埋伏在白虹坡。”

    “若是新乡宋军出城,我们就是腹背受敌。”铁摩皱眉道。

    “不过是两千宋军,我们也分两千军士守在东门外。”牧海看着王索道,“兵力相当,我大金勇士何惧宋人?”

    “为何不先攻城?对方兵力不多,没有足够力量守城。我们一鼓可下,然后依靠城防面对宋兵主力岂不更好?”铁摩摇头道。

    牧海扬眉道:“我军没带攻城器,若不能在一日内攻下新乡,岂不是徒增损失腹背受敌?我的方案更稳妥。”

    王索眯着眼睛,眺望了一眼远端的城墙,笑道:“就依牧海之言。铁摩你负责盯着新乡城。”

    铁摩心里一阵不满,万户王索是大狼主粘罕的兄弟,本身带兵能力并不强。平日有事都听牧海的,但这一次他总觉得会有问题。

    王贵将侦查到的情况详细告知岳飞,敌军有五千左右,分三门围困新乡城,但主力部署在东城。都统制的中军还没到新乡,除非是连夜行军,不然要到次日清晨才会抵达。金兵的将领名叫王索,是金国万户,手下千户将领就不下十人。

    姚政和薛鹤则清点了城内的库房,粮草足够供给五千人马三个月的,弓弩也很充足。

    王贵问道:“大哥,我们该怎么守城?对方若是连夜攻城,我们的兵有点少。”

    岳飞笑道:“我可没想过要坚守。”

    众人吃了一惊,汤怀问道:“难道大哥要主动出击?”

    岳飞道:“敌军若是分四门同时攻城,我们只有七百多人,守是一定守不住的。好在他们不知我们虚实。”

    “话虽如此,但若都统制的兵马明日才到,而金兵连夜攻城,我们又该如何?”汤怀问出所有人的疑问。

    岳飞道:“都统制并非庸才,他是会用兵的。他一定会连夜行军,在天亮之前抵达新乡。这里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金兵的重点在新乡城,还是在都统制的身上。所以我们要猜一下。”

    “怎么猜呢?”王贵问。

    “金兵会不会带着攻城器?”岳飞问。

    “他们没想过会丢新乡城,不会带重家伙。”汤怀回答。

    “金兵知不知道我们在城里有多少人?”岳飞又问。

    “从我们打出的旗帜,再加上我们攻城的速度。他们必不敢小看我们,但他们应该知道我们西路军一共有多少人。”薛鹤想了想道,“他们会估计我们有两千人左右。逃跑的金兵,不可能对他们说我们只有不到一千人。金兵也想不到我们不到一千人就敢攻城。”

    所有人都一起点头,即便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能那么顺利就攻下新乡。

    岳飞道:“金人擅长野战,若他们未带攻城器。他们是先攻城,还是等我们的主力进行野战?”

    “他们兵力布置在东城,自然是为了阻挡都统制的大军。所以他们是想野战。”王贵点头道,“那么我猜他们不会攻城。”

    岳飞道:“天黑之前,若佯攻都没有。就说明金人比较小看我们,不怕我们知道计划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