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一章:格杀勿论(3 / 4)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甲和铠甲,脚下的长筒靴子,这上上下下,寻常人穿在身上,莫说疾奔,便是走路,都困难无比。

    可这些人,全副武装,奔跑起来,却是如履平地。

    营中日夜的操练,高强度的打熬,早已令他们养成了虎背熊腰的体魄,无数次全副武装的长跑、骑射,也早已令他们习惯了身上这数十斤的份量,甚至对他们而言,脱下衣甲,反而令他们有一些不适,总觉得身子太轻了,浑身不是滋味,缺了一些什么。每日拼命的打熬,吃着这世上营养最丰富的肉食,令他们此刻批甲,便如一个个人型的坦克。

    他们小跑穿过一道道的仪门。

    这座矗立在高邮县的古老建筑,早在魏晋时期就已拔地而起,此后几经修葺,门前的阀阅,记录了邓氏先人们从前的功勋和经历。

    一道道的仪门,历经了数百年依旧屹立不倒,可在此时,那长靴踩在那高大的门槛上,这些人,却无人去关心邓氏先祖们的功绩。

    苏定方举起他的配刀,刀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耀眼,闪闪的寒芒生出银辉,自他的口里,吐出的一番话却是冰冷无比:“此邸之内,高过车轮者,尽诛!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

    骠骑们纷纷回应!

    其实邓文生一死,便有邓氏的许多族亲和部曲早已带着各种武器涌至这里。

    他们一见家主死了,个个悲愤不已。

    可听闻皇帝来了,心中已是一震。

    他们来不及藏匿武器,就这般匪夷所思的自堂外无声地看着天家父子二人的喝骂。

    直至苏定方走出来,面对着乌压压的邓氏族亲和部曲,当他大呼了一声格杀勿论的时候,许多人才反应了过来。

    而此时……浩浩荡荡的骠骑们已至,列成方队,斜刺铁戈,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

    邓氏的族亲们有的悲愤,有的胆怯,一时竟有些慌乱。

    有人哀嚎道:“邓氏存亡,只此一举。”

    “为何要杀我们,我们有何错?”

    “杀!”苏定方冷冷的自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喏!”

    如潮水一般的骠骑,便已摆成了长蛇,毫不犹豫朝着人群小跑前行,将铁戈狠狠刺出。

    数十根铁戈,其实并不多,可这般整齐划一的铁戈一齐刺出,却似带着无穷的威势。

    紧接着,一个个邓氏族亲倒下。

    他们试图反抗,可是显然……反抗却是徒劳。

    因为他们发现,在结队的骠骑们面前,他们竟连对方的身体都无法挨近。

    哪怕侥幸有人冲破了戈林,靠近了对方,狠狠地将刀剑劈出,在这铁甲人身上,也不过是飞溅出火花而已。

    对方依旧是纹丝不动,倒是刀剑劈出的人,察觉到了自己虎口发麻,手中的刀剑已是卷刃。

    而后,长戈刺来,像扎纸一般,捅进他的身体,这反抗的邓氏亲族,便觉得自己的肚腹已是被这铁戈捅的稀烂,肠子和鲜血泊泊而出,此时人未死透,可是看着这无法阻挡的铁甲骠骑们,却只剩下了寒至内心的绝望,于是,在痛苦之中,发出无力的哀嚎……

    邓氏的族亲和部曲,本是比骠骑多数倍。

    可此时,却都如两脚羊一般,只有被单方面屠戮的份。

    结队的铁甲骠骑,不慌不忙,可怕的是,他们并没有厮杀时的热血奔涌,也没有任何情绪上的高亢。

    而是按部就班,仿佛每一个人都在遵守和牢记着自己的职责,没有人冲动的率先杀进去,也没有人掉队,如屠户一般,与身边的伙伴肩并肩,而后有序的开始收紧包围,各司其职,彼此之间,随时相互呼应。

    他们甚至并不急着宰杀,而是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将这些待屠宰的人去驱赶至一处,等他们陷入了绝地时,在不断的收紧包围圈,就好像将一根铁索套着邓氏族亲们的脖子,而后,这包围越来越紧,越来越紧,紧接着,如林的铁戈如毒龙出洞一般的刺出。

    紧接其后的,便是血雾喷薄,银辉的铁甲上,很快便蒙上了一层层的鲜血的印记,他们不断的踏步,不知疲倦的刺出,而后收戈,随后,踩着尸首,继续收紧包围。

    苏定方没有动,他依旧如铁塔一般,只紧紧地站在大堂的门口,他握着长刀,确保没有人敢进入这大堂,只是面无表情地观察着骠骑们的举动。

    对于这些骠骑,他是大抵满意的,说他们是虎贲之师,一丁点也不夸张。

    可是,依旧还有许多令他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此后尚需加强操练。

    一声声的惨呼,连绵不绝。

    堂内的李泰,已是万念俱焚,他听到父皇一句斩草除根,心已寒透了。

    不过显然……他读书时,那一个个关于尽诛的字眼,并没有引起他的震动。

    可当屠戮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当这一声声的惨呼传至他的耳膜时,此时一身血人的李泰,竟好似是痴了一般,身躯下意识的颤抖,牙关不自觉的打起了冷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