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五章:向死而生(3 / 4)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娄师德朝陈正泰行了个礼道:“下官见时间还算充裕,所以贸然前往县城,带了这些妇孺来。这些妇孺,多是下官账下差役们的家眷,下官听闻了叛军要反,便立即差人让他们在县中治集合,差役们的家眷们在宅外,一旦叛军拿住了他们,差役们便一定不愿死守。现在这些家眷们带了来,固然多了许多张口,但这样,这些差役便已没有退路了,只能与陈詹事同进退,今日要生则同生,要死则同死,好教他们绝无异心。”

    陈正泰这才知道这家伙,原来打着这个主意。

    他不禁有点佩服娄师德起来,这家伙行事不是一般的果断啊,而且事儿想得足够通透,若是换做他,估计一时也想不起来这些,而且他事先就有安排,可见他行事是如何的滴水不漏。

    陈正泰道:“你为何不早带来?”

    “当时下官并不知道邓宅这里粮食的情况,等清点了粮食,得知还算充裕,这才决心将家眷送来。”娄师德正色着,继续道:“除此之外,下官的家眷也都带来了,下官有妻妾三人,又有子女两个,一个已十一岁,可以为辅兵,另一个尚在襁褓之中。”

    说着,他拎着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出来,这少年和他长得倒是酷似,像一个模子出来的。

    陈正泰心里想,若长得不像那才怪了,那是人间惨剧啊。

    陈正泰点头道:“好,你带一些差役,还有一些妇孺,将他们编为辅兵,负责统计粮食,提供伙食,除此之外,还有搬运兵器,这宅中,你再带人搜检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

    “喏。”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其实陈正泰已经不在乎娄师德到底打什么主意了,至少他知道,娄师德这一番操作,也明显是做好了和邓宅共存亡的准备了,至少暂时,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

    娄师德也没有客气,直接领命,不过他有一些迟疑,将陈正泰叫到了一边,低声道:“陈詹事,能否说一句实话,是否陛下根本不在此?”

    已经到了这份上了,陈正泰倒没有瞒他:“不错,陛下确实不在此,他早已在回长安的路上了。”

    娄师德听到这里,心道不知道是不是幸运,还好他做了对的选择,陛下根本不在此,也就意味着这些叛贼就算袭了这里,拿下了越王,谋反起来,根本不可能拿到皇帝的诏令!

    恰恰相反,陛下回到了长安,得知了这里的情况,无论叛贼有没有拿下邓宅,吴明这些人也是必死无疑了。

    他居然眼里通红,道:“这样便好,这样便好,若如此,我也就可以安心了,我最担心的,便是陛下当真沦落到贼子之手。”

    陈正泰突然冷冷地看着他道:“从前你与吴明等人沆瀣一气,盘剥百姓,哪里有半分的忠义?到了现在,却何故这个样子?”

    这个问题是陈正泰一直最为不解的,现在倒是再也忍不住地问了出来,有些话说开了,才能彼此有互信的基础。

    娄师德听到此处,却是深深地凝视了陈正泰一眼。

    他犹豫了片刻,突然道:“这世上谁没有忠义之心呢?我是读过书的人,莫说是我,便是那刺史吴明,难道就没有怀有过忠义吗?只是我非是陈詹事,却是没有选择而已。陈詹事出身名门,固然曾有过家道中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里晓得娄某这等寒门出身之人的境遇。”

    “你可知道,我五六岁便读书,七岁便学骑射,日夜没有停止过,我不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也没有什么天分,今日侥幸有一些文武技艺,都是凭借严寒酷暑也不敢耽误学业的勤奋而已。我为了读书,一日只睡三个时辰,我为了学骑射,弄得小小年纪便伤痕累累,身上没有一块好的皮肉。”

    “你以为,我学这些是为了什么?我实不相瞒,其一是因为父母对我有殷切的期盼,为了教我骑射和读书,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从没有怨言。而我娄师德,难道能让他们失望吗?这既是报答父母之恩,也是大丈夫自该振兴自己的门楣,如若不然,活在世上又有什么用?”

    深吸一口气,娄师德的神色对陈正泰少了几分恭敬,而多了一些悲愤,口里则是继续道:“可是我努力十数年,也未必有你陈詹事的幸运,你生下来便可做官,便有仆从,哪怕不必读书,也可富贵一世。可我娄师德呢?我纵是学了文武艺又能如何?到了长安,想要投考,却发现空有学问,若无人举荐自己,便连科举都无门!”

    “我堂堂七尺之躯,大好的男儿,只为了得到高门的举荐,却需阿谀奉承,向那不学无术的高门子弟们卑躬屈膝,去迎合他们的喜好。哪怕是一个草包,我若是稍有得罪,那么自此之后,天下再无我娄师德立锥之地,从此销声匿迹,一切的努力都化为乌有。”

    说到这里,娄师德突然眼眶红了,似乎是说到心底最触动的地方,带着不甘道:“贵贱之别,犹如跨越不过的鸿沟啊,你们轻而易举的事,我却需费尽无穷的精力,花费十倍的努力,这才有能够参与科举的机会,可这……又如何?我高中进士,被人称之为学识渊博,我潜心做事,为人所称道。可是那些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