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六章:社稷之功(2 / 3)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继续说下去,只凭着账目,就可以查到……查到有人谋反吗?这武珝……朕还是看轻了她,她一女子,竟有这样的神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陈正泰只好又继续道:“所以儿臣一直觉得,张家肯定有什么问题,当然……却没有实证,只是今日,却听闻张亮居然请陛下去给他的母亲祝寿,儿臣听闻陛下摆驾到了张家庄子,又想到张亮有极大的冒犯可能,一时慌了,所以……所以就……”

    顿了顿,陈正泰随即便道:“儿臣擅自调兵,已经是触犯了禁忌,实在是罪无可赦,恳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虚弱的点头:“不错,你这确实是罪无可赦,没有得到朕的旨意,也没有兵部的公文,就敢擅自让新军出营,这和谋反没有什么区别。”

    陈正泰道:“新军上下,大多对此事并不知情,是儿臣擅做主张,与他人无关,陛下要严惩,就罚我一人好了。”

    李世民艰难的露出一个苦笑,似乎那大夫触碰到了自己的伤口,令他发出了一声痛苦的SHENYIN,而后勉强道:“可正因为……你敢冒着擅自调兵的危险,也要赌一赌这张家有没有谋反,一心想着……想着要救驾,这一份忠心……你教朕如何处置呢?若非是你,那张亮只怕阴谋已经得逞,此时……只怕已经趁乱,先行杀入宫中去了。所以,你有……有大过,也有大功。你行事……行事莽撞,可……可也有一份赤胆忠心。朕方才思量了一下,倘朕是你,这样做,绝非是你的上策……朕若是处置你,那么……社稷垂危时,谁还敢救驾啊……”

    陈正泰叹了口气:“陛下若能宽恕儿臣,儿臣感激不尽。”

    李世民随即道:“可是擅自调兵,不能开这个先河……不能开先河啊……既然如此……那么……就罢黜你的爵位吧,撤了你的国公之位。除此之外……裁撤掉新军,这……是对你的惩戒。”

    陈正泰万万想不到,惩罚居然如此的严重。

    可细细一想,他骤然明白了,其实这也是有道理的,今日可以以救驾的名义调兵,那么明日呢?

    无论理由再如何正当……惩罚是绝对要有的。

    他妈的……早知道我还是选武珝的上策了,陈正泰心里忍不住恨恨地想着。

    只是……虽是心里骂,可若是重来,自己当真会选择上策吗?

    其实陈正泰自己也说不清。

    此时,他看着重伤的李世民,一时说不出话来。

    却在这时候,却见外头有宦官匆匆进来道:“陛下……太子殿下到了。”

    李世民屏退左右:“你们且先下去,朕有话要和太子说。”

    于是除了两个医者之外,其余人统统告退。

    一会儿工夫,一脸焦急之色的李承乾,已是气喘吁吁的进来了。

    见了受伤的李世民,他不禁一时百感交集,连忙拜下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您……”

    “不许哭,不要说话,现在……现在听朕说……”李世民已越来越气若游丝了,口里努力地道:“朕……朕现在,也不知能不能熬过去,就算是能熬过去,只怕没有一年半载,也难恢复。现在……现在朕有话要交代给你。我大唐,得天下不过数十年,现在基业未稳,所以……此时,你既为太子,理应监国,可是……这天下这么多骁将和智士,你年纪还轻,如何做到驾驭群臣呢?朕……不放心哪。”

    李承乾只是泪眼婆娑的道:“儿臣一定……一定……”

    “不要说这些自满的话。”李世民苦笑着道:“连朕都阴沟里翻了船,何况是你呢,你及得上朕的万一吗?”

    这话说的……

    李承乾一时有点懵,若换做是从前,他肯定想要好好的说道说道了,只是今日,看着身受重伤的李世民,却只有哽咽。

    李世民则是接着道:“现在……朕先送一个大礼。陈正泰与你相交莫逆,他与你……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与兄弟,此人……朕观之,他是个有大义的人,他擅自调动兵马,已触犯了禁忌,朕已夺了他的爵位……裁撤了新军。你虽还不是新君,可未来却还是要稳住朝廷,要借重的,定是陈正泰这样的人,所以……你监国之后,下的第一道诏令,便是以救驾的名义,敕封陈正泰为郡王,而后犒赏这些解散的新军将士,将新军提为禁卫。如此,你便算是给了他们恩德了。他们都是忠义之士,自是对你死心塌地的。”

    敕封为郡王……

    这几乎是破天荒的事。

    可李承乾立即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了,陈正泰有大过,可也有天大的功劳,如若不然,这大唐的社稷,天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惩罚他擅自调兵是一回事,给他赏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承乾立马道:“儿臣知道了。”

    李世民便又道:“除此之外,房玄龄、杜如晦,还有你的舅舅长孙无忌,此三人,可以与陈正泰一道辅政,房玄龄这个人……性子温和,是统帅百官的最好人选。而长孙无忌,乃是你的娘舅,他长孙家,与你是一体的。可是……长孙无忌不宜成为百官的首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