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二章:万世师表(3 / 3)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又涨了……

    不过两个月……这消息几乎每隔几日就有一封。

    而松赞干布汗原本还想着,朔方那边筹措资金,神瓷的价格已经暴涨,会不会价格买高了。

    可当他第一批一百二十多贯买来的神瓷,现在涨到了一百四十贯的时候,他高兴的当日在宫廷之中举行了酒宴。

    发大财了。

    这可比掠夺别人的土地和牛羊还要挣钱。

    只需自己坐在这宫殿里,财富便疯了似的增长。

    当然,高原至长安还有讯息差,所以某种意义来说,坐在宫中的松赞干布汗很清楚,在这个时候的长安,只怕神瓷涨得更多。

    他亲自向所有人展示当初论赞弄带来的两个精瓷。

    许多的贵族和使臣发出称赞的声音。

    松赞干布汗还向所有人展示吐蕃译经局几经修订的学习报文章。

    此时吐蕃人所用的文字,大多都是梵语,这梵语其实是天竺那里的语言体系。

    贵族们看着这学习报,个个心生贪念,不少的使臣,也都开始关注起了那位东土大学问家朱文烨的学问了。

    但凡是能给人带来财富的学问,难免会有人关注的。

    尤其是醉醺醺的松赞干布汗醉醺醺的向人提及:“本汗原本有十万头牛,转眼之间,已有了十一万头牛了。”

    这话……带有哲理。

    可同时,也让人动心。

    那泥婆罗国使臣乃是泥婆罗国王的王太子,因为吐蕃国强,泥婆罗不得不对吐蕃人派出王太子作为质子。

    这泥婆罗王太子在吐蕃,倒是此前就看过一些关于朱文烨的文章,起初他有所疑虑,可现在……他心里再无疑虑了。

    “大汗喜乐,下国能否恳请吐蕃在神瓷运至之后,出钱购买一些呢?”

    “购买?”松赞干布汗摇头:“要买此物,实在不易,这也是我的大臣们千辛万苦才买来的。”

    “泥婆罗国侍奉大汗,两国犹如兄弟一般,泥婆罗愿购,吐蕃国怎可不顾念兄弟之邦的情谊呢,何况泥婆罗愿以市价购买,奉上珠宝、牛羊、黄金、粮食,有何不可?”

    有钱赚,大家一起赚嘛。

    另一旁,也有人起心动念,此人一副天竺人打扮,这天竺,分裂国家无数,吐蕃与泥婆罗国接壤,而泥婆罗,又与天竺诸国互为邻邦,彼此之间交流极其密切。

    更何况,大家彼此说的,大多都是梵语,用的也都是梵语文字,文化中……虽不算是同出一源,却也因为宗教的传播,而彼此有一些共同之处。

    “我国也愿购置一些。”

    “我等与大唐相隔甚远,不妨如此,这神瓷,由吐蕃人来进行购置,而我等诸邦,则从吐蕃订购。当然……这交易,绝不会令吐蕃吃亏,其实……只是请吐蕃国代买而已。”

    松赞干布汗与贵族们对视一眼,显然……倘若连这个都拒绝,就难免影响与诸邦的关系了。

    何况……只是代买,这其中,还是有不少有利可图之处。

    那泥婆罗以及天竺诸邦,虽是与吐蕃交通有所不便,只是吐蕃人已经习惯了这等高原的环境,所以……一直以来,彼此就有过许多货物和人员的密切往来。

    何不做一个人情呢?

    松赞干布汗热切地道:“既如此,我等在吐蕃,根据长安的行情,重新对神瓷进行议价,进行交易,如何?”

    众使臣们各怀心事,其实这只是初步的意向而已,此事还需派人归各国商议,敲定出一个交易的方法。

    只是……他们倒是确信,无论如何,国中也会想办法从吐蕃订购一些,一方面,这朱文烨的文章,自从翻译成了梵文之后,在吐蕃和天竺的大陆上,已经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了。这样的商业理论,其实可以深入人心。

    而另一方面,现在看着吐蕃坐地挣钱,谁不眼红呢?

    于是纷纷称是。

    松赞干布汗骤然意识到……整个吐蕃……甚至可以成为第二个长安。

    不错,神瓷的交易中心乃是在长安,可这大唐鞭长莫及之处,难道不可以以吐蕃为中心,建立一个新的交易中心吗?

    利用神瓷,来交好诸邦,同时……吸取他们大量的财富,之后吐蕃再利用这些财富,前去长安换取神瓷,运回吐蕃之后,继续进行新的交易,这是皆大欢喜之事。

    “果然不愧为朱相公啊,朱相公此番理论,入情入理,还可使我吐蕃成为大唐域外神瓷第一大邦。”

    松赞干布汗精神奕奕,此刻他心里美滋滋的,完全没其他想法。

    唯一的想法就是发财,他仿佛已经感觉到自己将成为这世界财富的主人。

    于是他连夜写下一道命令,这个命令,已经开始带有强制的性质了,要求继续换取更大量的钱钞,想尽一切办法,采购神瓷,以应对未来在高原上的大规模交易。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求订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