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六章:天赐之地(3 / 4)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夫,哪有家中妇人尚且为君分忧,自己却躲在家中游手好闲的?朕看着就生厌,送去河西……好好磨砺去吧。”

    …………

    天策军上下,已是欢呼一片。

    每日在这宫中卫戍和操练,早让他们受不了了,因而等旨意下来,在欢呼雀跃之后,随即便准备开拔。

    浩浩荡荡的军马,带着无数的军资,当日出发。

    众人至车站,在车站里,早就调配了几辆蒸汽火车,预备运送他们。

    现在铁路线疯狂的铺建,前往朔方的铁路线已大致贯通。

    而朔方和西宁的铁路,则两头并进,正在修建路基。

    朔方和二皮沟之间,毕竟当初铺设木轨的时候,早已修了路基,唯一做的,就是将木轨替换成钢轨罢了。

    因而,进程很快。

    反观这朔方和西宁,难度就大了许多,工期的难度也是极大。

    这天策军需先抵达朔方,在那里,一路朝西进发。

    当然……好处就在于,因为沿途都有大量的工地,提前让人在沿线储存一些粮食,足以让这天策军上下,可以就地进行补给,不必担心需要大量民夫携带补给的问题。

    除此之外,随军的马匹也是足够,可以确保快速行军。

    反正这些皮糙肉厚的家伙们,苦头吃惯了,不至有人掉链子。

    而陈正泰则带着护军营,次日出发了。

    他决定带着武诩同往,关于这一点,李秀荣是支持的,李秀荣知道此次夫君难得出一趟远门,难免还是有些担心。而武诩的能力,李秀荣已有见识了,让武诩跟着他的身边,偶尔出谋划策,夫君可以早一些回来。

    因而李秀荣直接给武诩准了三月的假。

    到了二十日之后,陈正泰便已抵西宁。

    他这算是第一次出关,眼看着这关外广袤的土地,也不禁为之震惊。

    其实在上一世,陈正泰是去过蒙古的,在后世,蒙古更多的是荒漠为主,虽然一直都在治沙,可那种荒凉,却依旧让人触目惊心。

    可是在这个时代,草原却是另一番景象,无数的青草茂盛,那南北朝时期的诗文里,曾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句子,说的便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的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若隐若现。

    其实这诗句,讲的就是朔方一带的风情。

    后世的朔方,砂石和黄土裸露,可在这个时代,雨水充沛,草地茂密的生长,这草原壮丽富饶,与后世相比,可以说是完全的两个世界。

    陈正泰虽也知道唐朝时候的草原和后世的草原不同,可真正见到这样的景象,却还是震惊了。

    等到了河西之地时,沿途所见,也不似后世的甘肃一般荒芜,依旧是四处青草,虽无高大的树木,水土却是丰美,甚是壮阔。

    快抵达西宁的时候,需途径崔家的一大片土地,在这里……崔家已经开始建起了高大的坞堡。

    在这一片坦途之中,巨大的汉家形制的堡楼让人远远望去,不禁心旷神怡。

    坞堡之外,是开辟出来的无数良田,他们挖了许多的沟渠,将水引至土地上进行灌溉,而后开荒,耕耘,随处可见的是风车,大量的牛马,被驯养成耕畜。部曲的房子,则以村落的形制,围绕着那巨大的坞堡四散开来。

    而在这里,陈正泰受到了殷勤的款待。

    那崔志正居然带着一行族人,在途中等待陈正泰的车驾,来和陈正泰见礼。

    陈正泰惊诧的看着崔志正:“崔公不是在长安吗?”

    崔志正笑道:“当初让人去上书请高昌国国主来朝,我就晓得战事要起了,所以率先出发,到了关外来,就等着我大唐的军马从这里走过去,杀入高昌国呢。只是万万想不到,殿下居然亲自来了,你我能在此相见。”

    陈正泰看着这老狐狸,心里不免的想,只怕这个时候,这老狐狸正准备卷起袖子来,协助出征的大军呢,到时候,等大军攻入高昌,崔家也跟着分一杯羹。

    要不要这么激动?

    陈正泰便道:“陛下准我来应付高昌国的事,我一路过来,这沿途都是崔家的土地,见许多麦子都要熟了,还有大量的土豆地,似乎也要收获,看来……你们崔家今年要大丰收了。”

    “哪里的话,现在粮食不值钱。”崔志正笑了笑道:“只是靠这些粮,勉强养活族人和部曲糊口罢了,那棉花才值钱。殿下,既途经了崔家,怎么有过门不入的道理呢?就请殿下至寒舍来,喝一杯水酒吧。”

    陈正泰心里想,这家伙真是三句不离开棉花啊!

    想那高昌人也是可怜,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陈正泰倒没有拒绝,道:“也好,正好去你家的坞堡里见识见识。”

    崔志正满面红光,其实……他也是第一次来河西,起初的时候,以为这里很荒凉,可真正到了,却发现这里在崔家的经营之下,已不亚于关中了。

    他完全可以想象到,假以时日,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