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五章:封亲王(3 / 3)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愚翁移山的精神,非要将人家打残不可。

    某种程度而言,现在的河西,就是一群披着儒家皮,斯文有礼的强盗们组成的一个集团!

    在这个集团里,人们以陈家为核心,陈家惦记着别人家的‘媳妇’,并且相对应的,开始慢慢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与关内所不同的习俗和民风。

    不说别的,就说一个崔家,据陈正泰所知,崔家已经掌握了大大小小数十份的舆图,有吐蕃的,有车迟的,有大宛国的,这都是崔家的子弟,冒着巨大的风险,以商业交流和探险的名义,用脚丈量,而后绘制出来的东西,听闻这舆图十分精准。

    这他么的不是强盗吗?难道还真是什么诗礼之家?

    而对于陈正泰而言,陈家想要确保自己在河西的地位,一方面是陈家需要不断的壮大自己,同时需要不断的握着河西、朔方和高昌等绝大多数的土地!

    说穿了,只要陈家的实力,比第二大家族加此后前十大家族加起来,都有压倒性的优势,自然而然,便是真正的河西之主。

    而另一方面,则需迁徙进来更多的世族,只有迁徙进来的世族越多,才可以给其他家族掺沙子,形成一超百强的局面。

    所以对于这高句丽的世族……陈正泰是一点都不嫌弃,还很是欢迎,不就费点地吗?河西有的是。

    此时,李世民的心情显然格外的好,和陈正泰说了不少自己一路来的见闻:“无论是乐浪还是辽东,都可种植庄稼,只要有粮,朝廷便可牢牢掌控。还有,这天策军……听一路所见所闻,都说他们令行禁止,实在难得啊!”

    陈正泰笑了笑,这一点,他没有谦让,天策军的军纪历来是最好的。

    “一代新人胜旧人啊。”李世民笑着打趣道:“朕和当初那些老东西,都已经垂垂老矣啦。现在行军打仗,这天策军中,倒是出了不少的将才,这些人……将来便是第二个李靖,第二个程咬金。此番他们也立了极大的功劳,依旧还要赏赐。”

    陈正泰自是欣喜不已,于是笑道:“他们若是知道陛下对他们如此赏识,一定感激涕零。”

    李世民则是摇头道:“可不是朕赏识他们,而是他们自己用命。如今朕总算解决了这高句丽的心腹大患,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几日,朕在这里住一些日子吧,也好体会一下乐浪的风土人情。不急着回去……”

    长孙无忌则是在旁道:“陛下,回程时,是走陆路还是海路?”

    长孙无忌小心翼翼的看着李世民,很是紧张的样子。

    李世民顿时就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了,便笑道:“看样子,长孙卿家是想自己的儿子了吧,若是走海路,少不得要途径百济的仁川吧,是在仁川登船吗?好吧,朕也尝试一下海路,海上风浪急,还是有一些风险的,当然,朕也不畏这风险。”

    这倒是被李世民一下子点中长孙无忌的心思了,很显然,李世民有时候还是挺体谅大臣的。

    长孙无忌则是长长的松了口气,他喜不自胜地道:“谢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而道:“就是不知,这百济国又是个什么样子。”

    他说着,含笑,似乎又想说,不如干脆顺道将这百济也灭了吧,留着碍眼。

    陈正泰却是笑了,他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李世民高兴就好。

    在强悍的实力跟前,就是能这么有底气!

    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阐述下去。

    此时得意归得意,他还是留着几分理智的,人家毕竟没有犯错,何必要动武呢?

    大唐还是讲道理的。

    次日,陈正泰便带着李世民在这国内城转悠了一日。

    李世民看得兴致勃勃,口里道:“此地民风,看来与我大唐也并没有什么分别。不过此地,若是走陆路,实在太远了。还是在此多建一些港口,利用海船来往,或许更为便利。”

    陈正泰点头道:“正是,儿臣也是这样想的。至少现在,朝廷是没有余力在此地修建铁路的,用海船来互通有无,价格低廉,而且一旦有了需求,对于海船的制造发展,也有莫大的好处。”

    李世民看了陈正泰一看,忍不住笑道:“朕想的是如何控制此地,你想的却是发展你的船?”

    陈正泰也是乐了,道:“就如陛下这几日挂在嘴里的一样,天下变了,这造船业的发展,不也是其中之一吗?从前的时候,百姓们饮毛茹血,是先民们,不断的利用手中的工具,方才有了中原的繁盛。这甲胄是工具,海船也是工具,世间万物,都可制为工具,让这些工具,为我大唐所用,又有何不可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