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四章:王者归来(3 / 4)  唐朝贵公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知当初自己在大食的危险,牵动了这长安城里的无数人心。

    待他随着众僧进入寺庙,后头依然有无数的香客看着他,不肯离去。

    寺庙之中,明显的比从前更多了几分辉煌,那宝殿在阳光之下褶褶生辉。

    又见一面墙上,张贴了一张张的捐纳榜文,他看到了太子和陈正泰很令人刺眼的名字,尤其是后头那一贯和九百九十九文钱,被动辄以万贯和千贯的数目包围着,显得格外的刺眼。

    行至这榜前,玄奘唏嘘,感慨着对其他众僧道:“若非太子和凉王,贫僧必死无疑。也幸赖那些陈家的子弟舍身忘死,这是救命之恩啊。”

    众僧面面相觑,他们这里头当初也是有不少人都讥笑过太子和陈正泰的,可现在………他们却发现……

    此时有僧人急匆匆的过来道:“法师,法师,外头有新闻报的编撰,急盼能与法师一见。”

    玄奘回头,看了来人一眼,其他僧人道:“法师舟船劳顿,该好好休憩。”

    玄奘却顿了顿道:“还是见一见吧,见一见也好,这新闻报,不是也和陈家有关吗?”

    众僧便没有再反对。

    倒是有人问玄奘:“此番西行,可得真经吗?”

    玄奘道:“还未寻访到,不过……此番并非没有收获,将来只怕还需动身前往天竺,只是此行所闻所见,却也令人受益匪浅。”

    众僧没有再问。

    ……………………

    此时,陈正泰和李承乾二人还在太极殿外站着,正百无聊赖。

    太极殿里,朝会显然没有这么快结束。

    李承乾则是很珍惜这一段时光,用囚犯的说法来说,这叫断头饭,待会儿就要挨收拾了,在暴风雨来之前,还可以再喘一口气。

    却在此时,见那银台的宦官匆匆而来,而后在李承乾身边擦身而过。

    随即进入了太极殿。

    李世民在殿中,正与百官商议着礼法之事,他故意将陈正泰和李承乾二人晾在外头,就是想敲打他们一二。

    毕竟,前些日子实在太不像话了,一贯和九百九十九文,说实话……李世民想到这个,都觉得眼前这文武百官看自己的眼睛有些不同。

    他是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啊,老子英雄了一世,怎么就生了一个傻儿子?

    可若说李承乾是傻儿子,陈正泰就纯粹是坏了!

    这么聪明的一个女婿,他会不知道九百九十九文是什么后果?

    这二人,真是一丘之貉,臭味相投。

    那小宦官进来便道:“陛下,银台有奏。”

    李世民噢了一声,他抬头,扫视百官一眼。

    总觉得不对味,这百官……虽然个个肃穆,可李世民还是觉得他们憋着坏笑。

    李世民绷着脸道:“取来。”

    一般这个时候有奏,肯定是急奏。

    这奏疏递了上来,李世民打开,随即诧异道:“玄奘……回来了?”

    玄奘……

    殿中骤然之间,哗然!

    当下的长安,还有什么比那个叫玄奘的和尚牵动人心呢?

    “陛下,这是当真吗?”房玄龄似乎觉得匪夷所思:“臣闻那大食……”

    “已经回来了,千真万确,那玄奘已至大慈恩寺。”李世民正色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吉兆啊,正因为我大唐天威凛凛,陛下恩德,远播四海,想来那大食……”长孙无忌笑吟吟的站了出来,还想要继续开口。

    李世民却是摆摆手道:“怪了,说是陈家营救的,陈家何时营救的,他们什么时候调动了兵马吗?”

    银台里的奏疏,显然语焉不详,只是写着风闻为陈氏所救。

    可李世民觉得有些不对。

    因为虽然玄奘出事,是小半年前出的消息。

    可要救人,哪里有这么容易,至少需要几万兵马吧?

    可陈家哪里来的这么多兵马?就算是有,大军出征,那大食又在数千里外,如此浩荡的军马,只怕这个时间点,都未必能够行军至大食了,何况……这沿途还有这么多国家,这补给,又怎么跟得上?

    李世民看着这稀奇古怪的奏疏,满心疑惑。

    可百官们却又诧异了。

    陈氏所救?

    这天底下,还有几个陈氏?

    大家第一个反应是……这一开始,莫不就是陈家的某个把戏吧!

    李世民随即道:“召太子和陈正泰二人进来。”

    一会儿的功夫,太子与陈正泰入殿。

    李世民看着这两个家伙,顿时又想起了一贯和九百九十九文的事。

    压着心头的怒火,指了指案牍上的奏疏,道:“现在知道错了吗?”

    李承乾道:“儿臣不知,还请父皇明示。”

    陈正泰却道:“儿臣已经知道了,还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摇摇头,一副拿你们二人没有办法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