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2 / 3)  麟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我瞧紫竹也不错。”

    贺融:“都成,反正我没钱。”

    贺湛一噎,无奈道:“我出,我出行了吧?”

    他心里嘀咕,怎么三哥好像知道他今天刚发了俸禄似的?

    贺湛:“你瞧你这竹杖,底部都开裂了,我要是不给你做新的,哪天没法用了怎么办?”

    贺融叹一口气:“将就着用到哪天是哪天吧,除了你,还有谁关心我?”

    贺湛听得心里一阵难受,正想说点什么,乍一看贺融嘴角微微漾起,来不及收回的笑纹,霎时明白了。

    “三哥!”

    贺融没法再装,只得安抚道:“旁人想让我逗,我还不逗呢,只你有这个殊荣。”

    贺湛嘴角抽搐:“谢谢三哥赐予我这个殊荣。”

    贺融:“不客气。”

    ……

    到了寿辰那一日,贺家人穿戴整齐,坐上宫中派来接送的马车,朝皇宫行进。

    贺湛离京那年不过五岁,对皇宫的记忆早已模糊,但他这些天在北衙当值,经常需要在皇城内轮值巡守,看得多,便也没了那份新鲜感。

    倒是贺嘉与七郎贺熙,一个姑娘家,一个从未来过皇宫,所见俱是恢弘巍峨的白玉阑干,琉璃房顶,不由掀开车帘子偷偷往外张望,一路目不转睛,直至抵达目的地。

    宋氏更是如此,她自幼生长在小县城,本以为来到京师已算见了大世面,谁知进入宫城之后,方才惊觉自己眼界狭隘,眼前宫殿楼阁,与书中描绘的仙境又有何异?而这,就是皇帝住的地方,她的公公、丈夫,也是在这种地方出世长大。

    “阿娘,皇宫好漂亮。”贺歆在她怀里,小声道。

    宋氏深吸了口气,似乎想借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等会儿记得娘教你的礼仪,进了金殿,跟着阿娘,切不可随意出声,也不准顽皮淘气。”

    贺歆似懂非懂,点点头。

    袁氏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安慰宋氏:“只是家宴,礼数做到了即可,不必过于紧张,否则反倒容易出错。”

    以袁氏作为贺泰侧室的身份,原本是没资格进宫赴宴的,但贺泰现在没有正室,袁氏帮忙操持家务,又在房州过了十数年的苦日子,是以淑妃请示过皇帝,特地开恩,让贺泰将一整家子都带入宫去。

    宋氏勉强一笑,仍无法克制住紧张心情。

    换作任何一个人,如她这般一夕之间从庶民成为皇孙妻,心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调整过来的。

    马车自左银台门驶入,沿着太液池的湖光山色,终于在珠镜殿前停下。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老熟人,内常侍马宏。

    “郎君一路辛苦了,请随小人来。”马宏客客气气道,在前面领路。

    熟悉的景致映入眼帘,贺泰忍不住心潮起伏:“小时候,珠镜殿这一带我常来,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一草一木还跟原来一样!”

    马宏笑道:“是啊,陛下念旧,曾有人提议在珠镜殿后种上牡丹,但陛下不肯,说是看惯了杨柳,换上别的就不伦不类。”

    宫里人说话,向来是话里藏话,贺泰忍不住揣摩马宏这番话是不是有意说给他听的。

    无论如何,皇帝允许他们入宫赴宴,这是一个好消息,哪怕只是家宴。

    珠镜殿前侍卫林立,宫人进进出出,襟带飘摇,神仙妃子一般。

    与此对比,他们一家即便已经换上干净整洁的新衣服,也显得格格不入。

    宋氏越发局促,连手心都冒出汗来。

    珠镜殿中,除了上首的皇帝陛下,其他人都已来得差不多了,贺泰放眼望去,诸位皇子公主,以及各人的家眷,一张张面孔,似熟悉又似陌生,除去前些日子上门来的齐王与卫王之外,其余人等,他竟不大叫得出名字来。

    还是齐王带着卫王与临安公主主动上前:“大哥还记得临安吧?”

    贺泰定了定神,笑道:“自家妹子怎会不记得?”

    他记得自己离京前,跟齐王同母所出的临安公主嫁人五年,膝下无所出,总是忧心忡忡,如今连孩子都跟七郎贺熙差不多年纪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转眼已是风韵犹存的妇人。

    临安公主笑道:“我去郊外别庄住了段时日,直到昨日方归,还请大哥恕我没有亲自上门探访,回头定当厚礼补过。”

    贺泰也笑:“不必如此见外,你忘了你小时候常淘气的,跟我们捉迷藏,总是耍赖要当藏起来的那一个,我与太子拿你没办法……”

    他语气一顿,忽然想起先太子已去世多年,在这个场合下提起来并不合适。

    临安公主唏嘘:“多少年前的事,亏大哥还记得,幸好你回京来了,以后也可常相见。”

    说话间,宫人唱喏,皇帝姗姗来迟,众人忙停了寒暄,起身迎驾。

    除去后宫数得上名号的嫔妃之外,齐王卫王都各自带了王妃儿女,临安公主身边也有驸马和女儿,再加上贺泰一家,珠镜殿中济济一堂,倒是难得的热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