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一念(2 / 3)  锦衾灿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赤葭,我所知的那些赤葭人,从前只是普通的田夫和樵猎,一年到头艰辛维生,倘能遇到一个丰穰之年,于乡民来说就是上天垂怜,无不起社祭神,感恩戴德。前夜事发之时,乱作一团,即便出逃,那也是出于恐惧,对君上您这个征服者的恐惧,对发迁狄道后的种种未知的恐惧。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即便有罪,也罪不至于坑杀。”

    庚敖注视着她。

    “君上,容我大胆揣测,君上之所以下令将全部秭人青壮坑杀,一为平愤,二为震慑,其三,或许也是为了免除日后类似的麻烦。只是君上……”

    阿玄慢慢抬起眼睛,对上了他的视线。

    “恩威并施,方是治人之道。那夜我亲眼所见,无数秭人彻夜不眠,焦心等待来自君上的裁决,心中唯一所盼,不过是君上能留他们一条性命。次日绝早,君上坑杀之令带到,四野哭声不绝,人人悲恸难当。”

    “苍苍烝民,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坑杀容易,只是坑杀过后,君上留下的秭人,从此往后只会愈发怀念故土旧王,无论男女老幼,无人不视君上为敌。君上何不将这迁发路上的所有秭人全部一并坑杀,以绝后患?”

    庚敖两道剑眉微蹙,神色仿佛有些不悦。

    “君上杀参与暴动的秭人,此是立威,毫无可指责之处;赦罪不至死之人,此是施恩。君上并非暴虐之人,何不施这恩德?于君上不过一句话,于万千秭人,却是生死大事,无人不对君上感恩戴德。”

    阿玄说完,低头下去,屏息等着来自座上那男人的反应。

    庚敖盯了她半晌,忽冷冷地道:“你说的好听,却以为孤不知,你此时此刻,恐怕正在腹诽于孤吧?”

    阿玄一怔,抬起了头。

    “不知君上此言何意?我实在不解。”

    庚敖道:“便如你方才所言,从前你们这些秭人,守着故土家园度日,如今国灭家亡,又被发往狄道,秭人岂不怨怪于孤?”

    阿玄沉吟。

    庚敖冷笑:“无言可对?孤既灭了秭国,自然也不惧秭人之怨。只是,我也告诉你,你们秭人,与其怨责于孤,倒不如怨秭国之王,竟背叛于孤,妄想分楚人一杯羹,有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阿玄道:“君上,秭王即便没有参与此次穆楚之战,依旧如从前立于中间之地,日后君上难道一直会容秭国安卧于侧?”

    庚敖一怔,随即挑了挑眉:“你此言何意?”

    “穆人先祖,最早不过偏居西北一隅,为周王牧马御边,连爵位都不曾获封,而今竟能与楚人一战,君上所图,恐怕远不止西北之地,而是要承先祖之志,将穆国之力东向渗入中原吧?远交近攻,穆楚地域相连,世代交恶,秭国恰又处于穆楚之中,君上岂能容秭王长久左右逢源?即便秭王不投楚人,日后秭国之地,也必落入君上之手。周王无力维持公义,天下再无正义之战。确如君上所言,要怪,只怪秭国羸弱不能自保,便如林中猛虎追肉,弱肉强食,无可避免,今日即便没有你穆侯,日后迟早也必有他人来攻。蝼蚁烝民,卑贱如泥,唯一所盼,不过就是强者能秉持最后的一点人道公义。”

    阿玄眼眶微微湿润,极力忍住了。

    “故我今夜斗胆前来,恳请君上酌情处置暴动之事。”

    她说完,向座上的男子深深叩头下去,以额触地。

    座上一直沉默,良久,阿玄听到他平静的声音传来:“出去吧。”

    阿玄默默起身,退了出去,行到门槛前时,身后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你就不问,孤最后如何决定?”

    阿玄抬眼,见他端坐,目光笔直望着自己,便恭敬地道:“无论是坑杀,或网开一面,我料君上必有自己的斟酌。我为秭人所能传达的话,都已说了,一切都在君上的一念之间。”

    她向他再次行了一礼,正要转身出去,身后传来脚步声,老寺人茅公进来了。

    方才他应该一直在门外听着。只见他笑吟吟地站定,向庚敖弯腰道:“君上,这秭女想留下服侍君上,君上意下如何?”

    阿玄一愣,转头呆呆望着老寺人。

    老寺人面上却丝毫不见异色,依旧望着庚敖笑道:“老奴前几日于天水城时,也略略打听过,这秭女名玄,从前在赤葭,名声也算不错,我见她手脚也勤,不似滑头油脑之人,觉着留下也是可以的,君上以为如何?”

    “想留,她自己没嘴?”

    庚敖低头,已在翻着一幅简牍,简片相撞,发出轻微的悦耳哗啦之声。

    他的语调显得漫不经心。

    茅公看向阿玄,朝她丢了个眼色。阿玄终于回过了神儿,心里苦笑。

    老寺人突然这样说话了,如此情境之下,她怎么可能再拒绝?只好顺着老寺人的口风,低声道:“确实我有此意。”

    庚敖抬眼,瞥了她一下,对茅公道:“你看着办吧。”语气淡淡。

    茅公露出喜色,道:“老奴明了。不早了,君上也早些歇下,老奴先带她下去安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