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7 刘修仪(karlking和氏璧加更)(1 / 2)  宋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吕氏和许诺一进屋,许多双眼就看了过来。

    或是直视,或是借着饮茶偷看,或是用余光时不时瞟上一眼,只是多数目光是停在许诺身上。

    许家六娘子九年前失踪的事在汴京闹得很厉害,只要不是娘子,都对这件事印象深刻。

    更何况许谷诚如今携家带口回了京城,却将这个唯一的嫡女藏在家中,一个多月来从未在正式场合中出现,让许多人眼急。

    当然,有不少人听了乔娘子的事情,认为许诺是因为在学最初等的女工,羞于见人才不敢出门,私下里拿这件事笑了许久。

    故此厅中有一半的人等着稍后问许诺两句,看看这个野养长大,只调教了两年的闺秀如今是怎样的程度,又会出怎样的丑。

    毕竟吕氏出阁前是京城有名的闺秀,才貌气度都没得挑。她的一手琴当年不知吸引了多少优秀的儿郎,那些儿郎就算不曾见过她的相貌,也因为她的琴音对她十分钦慕。

    吕十七娘教出的女儿今日如果失了礼,也太对不起她当年的名声了。

    当然,这种场面会很精彩,值得期待。

    在坐的夫人中有好几人当年曾赞赏过作为年轻俊杰的许谷诚,被他的才学和相貌吸引过,却因为他的身份不曾起过定亲的想法。

    这些人当年得知许谷诚与吕氏的亲事后,无一例外等着看吕氏的笑话。嫁给一个茶商的儿子简直是自取其辱,比笑话还要好笑。

    怎料许谷诚之后的仕途很是顺利,很快就成了京官,吕氏的生活似乎没想象中那么惨。

    直到出了许六娘失踪的事情,这些人心中才好受了些,公平些。

    今日,看许诺出丑不是重点,重点是看吕氏的笑话。

    让你看重相貌,让你做事不经大脑就嫁个许谷诚,要知道夫君的家世永远比他本人的才学重要。你如今受的苦出的丑,都是你自己当年作的!

    一群人脑中已经浮现了吕氏稍后黑脸的模样。

    吕氏一贯聪颖,又怎会不知这些人心中的弯弯绕绕,否则不会让许诺在家中学了一个月的礼俗。让她了解京城的大家大户。

    许诺跟在吕氏身后施礼,用平缓的语调将吕氏过的话跟着了一遍,不过她的自称是儿,不是妾身。

    她面上看起来十分镇定,脑中却不停地响着刘修仪三个字。每个字都如一口大钟一般在她脑中晃过。

    刘修仪不就是刘娥吗?

    她竟有幸见到这位“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未来刘太后?

    记得刘娥是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被赵恒封为皇后。

    下个月刘娥便会成为一国之母了!

    但如今似乎还没有册封的消息,否则京城不会这么安静,这个会客厅不会如此平静。

    许诺心中想着事情,在众目睽睽下面不改色,十分淡定,举手投足间也没有任何失仪的举动,反而尽显贵女应有的气质,让几个等着看好戏的夫人略略遗憾,不过稍后还有机会。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刘修仪第一个开口,语气中透着些许亲昵,又有些许责怪:“十七娘,你终于舍得把你的宝贝女儿带出来了。”这声音与许诺先前在外面听到的笑声相同。

    吕氏微微一笑,回道:“妾身如今是许家二夫人,刘修仪这样称呼……”

    吕氏的话还没完,宁王妃就笑着打断,一双戴满戒指的手掩嘴道:“多少人等着修仪如此称呼呢,你倒还埋怨上了,许二夫人有什么好的。太过生疏了些。”

    当年整个汴京城不知有多少年轻貌美的娘子有做许二夫人的冲动,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

    只有吕氏,真的去做了许二夫人。

    当然,她不是冲动。而是真心实意地想嫁给许谷诚。

    宁王妃的虽是俏皮话,却在挑拨了刘修仪与吕氏的关系的同时,又刘修仪与其他夫人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还贬低了许谷诚。

    但在许诺耳中,宁王妃这番话看似精明,却是个蠢的。

    在坐的哪个不是人精。看不出她这点把戏?

    更何况是刘修仪这种从低微的身份逐步爬上来的人?

    刘修仪如今四十余岁,却依旧得了皇上的宠爱,除了相貌外与她的才学有很大关联。更何况她如今膝下有子,后位指日可待,缺的不过是个契机,缺一个皇上封花鼓女出身的女子为后同时堵住大臣的嘴的契机。

    果然,刘修仪丝毫不在意宁王妃的挑拨,笑盈盈道:“规矩不能乱,是本位多年未见许二夫人一时没反应过来,日后不会再错了。”着话,称呼已经改了过来。

    吕氏回京后确实是第一次见刘修仪,刘修仪知道许家六娘被藏着也是听旁人的,这么倒是没有任何疏漏。

    宁王妃脸上火辣辣的,却不能什么,只能笑着称是。

    许诺随着吕氏入了坐,这时她才抬起眼来,仔细看了刘修仪的相貌。

    刘修仪看起来比她真实的年纪了近十岁,尊荣华贵,端庄又不失一丝妩媚,皮肤光滑,格外有精神。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