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戈戟妙用(2 / 2)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重要关口,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军械储存之地,最多时储存能够装备三四万汉军精锐野战部队的兵甲,在河西走廊被截断,安西断绝了与帝国本土的联系后,勃达关中储存的兵甲被安西其余几镇给瓜分,只留下已经在汉军中淘汰的长戈长戟。

    那些看不上笨重戈戟的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被他们弃之如敝履的武器,会有一条在李铮的手中,重现锋芒,再成为汉军士兵手中的杀人利器。

    勃达关中的这批长戈长戟,是几百年前汉军第一次进入中亚时所遗留的装备,当时的汉军处在车兵,骑兵和步兵混编体系向步骑混编体系转变时期,所以才会装备长戈这种只适合用于车战的兵器。

    当时的大汉战车是三人战车,居中之人是御手负责驾车,位于战车左侧的士兵称为车左,执前弓负责远程攻击,位于战车右侧的士兵称为车右,持握的就是长戈,负责近战攻击。

    车战用的长戈一般都有五六米长,而且很是沉重,正常武士即便力气再大,也是很难挥舞起来的,所以长戈这种武器也只是适用于车兵,因为车兵不需挥舞长戈,他只要持握平放着长戈,依靠战车疾驰带来的速度,就能轻松割划啄击,大肆杀伤敌人。

    沉重的车战兵器长戈,被李铮用于步战后,单个汉军兵士,是很难挥舞起来的,毕竟不是每一个汉军士兵都是像李山士那样的天生神力,膂力千均的神人,所以李铮特意从先前被他赶下关墙的那些乡勇中,挑选出两百多名身体强壮气力大者,让他们两人一组,用四只手持握一柄长戈,这样才能稍稍挥舞起沉重的长戈。

    那些合用一柄长戈的汉军乡勇,虽然是第一次配合共用一柄武器,但做出啄击割划等大开大合的攻击,还是不成问题的,面对汉军长戈如猎鹰扑食的迅猛啄击,图斯战士只能是挥剑砍击向长戈的杆上,想将戈头削掉,但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手中锋利的战剑,砍击到杆上后,那些发散金属光亮的戈杆没有如那些他们想的那样被轻易切断,而是发出击在金铁之上的铛铛声,甚至在戈杆上都没有留下哪怕一道剑痕。

    图斯人无法切断戈杆,而他们另一只手中的盾牌又被汉军的长戟手们给顶住,无法抽出移到头顶防护,所以只能是用自己的头颅去承接落下来的长戈锋锐。

    汉军手持的长戈因为制造年代久远,戈头都还是青铜所制,但因为大汉当时青铜冶炼技术已经登峰造极,制作出来的青铜武器的硬度和锋利度已经不下于普通精铁了,再加上勃达关守军对这些长戈的妥善储存,定期磨砺,所以这些长戈即便已经被保存了几百年,但还很是锋利,很轻易就啄击开图斯战士头戴的分瓣式铁盔,而后刺入他们脆弱的头颅中,让敌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让鲜血和脑浆肆意喷溅流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