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米尼公国与猰颜部(2 / 3)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和猰颜部的确切情报。

    不过,姜恪自己不了解,但他也并非拿不到,毕竟他是有一名在梅花内卫中担任高层的志同道合之友的,那位姜恪之友既然是梅花内卫的高层,如此重要的位置必定是苏家之人或是与苏家有姻亲之人担任,所以这人是知道苏家所谓大胜内幕的,知道苏家展示向安西汉民的那些敌人首级和旗帜,都是李铮的杰作。

    那名同样对现在大汉安西现状不满,希望安西复兴的姜恪挚友,对李铮刮目相看的同时,也是稍稍同意了好友的意见,认为李铮可能是力挽狂澜,带安西汉人走出现在困境之人,所以李铮想要米尼公国和猰颜部情报资料这点小要求,那人还是帮了的,李铮在提出要求后的第五天,他就得到了被那人秘密送来的厚厚一叠情报资料,李铮欣喜不已,立即连夜阅览。

    米尼公国是由意大利人所组织的十字军建立的国家,最初这支十字军的首倡者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那些商业豪族,而来自南部两西西里王国的诺曼骑士们,只是他们的附庸和打手。

    但在东方攻略大片领土后,这些诺曼裔的骑士们,也开始拥有与那些商业巨擘分庭抗礼的实力和威望,原本那些商业豪族们是想把征服的东方领地,建设成一个如威尼斯和热那亚那样的共和国,由他们这些经济寡头来主导一切的新共和国。

    但崛起的诺曼裔军功贵族,自然是不想将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拱手让出的,他们绝不甘心一直只是雇佣军,而是希望获得领地和爵位,于是便集体拥戴名门法尔内塞家族的族长成为公爵,率先一步建立公国。

    法尔内塞家族,其实也是意大利北部商业豪族之一,意大利十字军就是它与其他十几个家族一起众筹组建的,原本法尔内塞家族也是偏向建立共和国的,但在得到诺曼裔军功贵族的鼎立支持后,法尔内塞家族便毫不犹豫的摒弃原本的盟友和原则,向君士坦丁堡的罗马皇帝称臣,并在讨好罗马的天主教教皇后,成为公爵,自立一国。

    虽然法尔内塞家族背叛了初衷,但他也并没有驱赶自己原本的那些盟友们,因为这些北方商业豪族们掌握巨量的财富和资源,是公国发展壮大所离不开的。

    于是,在米尼公国建立后,其国内政治就旗帜分明的分成两派,一派就是掌握财富和资源的原北方商业豪族,被称为共和派,另一派就是掌握大部分军权的诺曼族裔骑士贵族们,被称为贵族派,而由法尔塞内家族族长出任的公爵,虽然暗地里是偏向拥护自己的贵族派的,但表面上还是要做出公平公正的样子,尽量让双方都觉得公平,没有受到冷落和轻视。

    公爵的妥协,将米尼公国塑造成一个奇特的国家,虽然表面是一个封建国家,但其内核是类似于威尼斯共和国的寡头政治,与威尼斯共和国一样,米尼公国也拥有自己的议会,被称为公国议会。

    如果将米尼公国比作一个股份公司,那么共和派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股份,贵族派占百分之四十,还有百分之十归于公爵本人,公爵与贵族派本来就是一条心的,所以整个国家的政治格局,完全可以看成是两个阵营的对垒,而且两个阵营看起来是势均力敌,似乎是取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才让公国得以延续发展。

    在进攻疏勒,覆灭大汉安西最后的三镇,掌控丝绸之路最重要一段这个战略上,米尼公国中的两派其实是一致的,共和派和贵族派都是希望取下疏勒、龟兹和焉耆的,扩张公国领土,掌控关键要地的,两派之间的异议,只是到底征服下来的土地上是多建商业城镇,还是多建贵族城堡。

    这一次米尼公国出兵前,关于利益分配上共和派占据上风,所以前线所有贵族派的诺曼骑士还有其扈从军队,都是出工不出力,最后未能及时攻打下疏勒城,因为补给线太长消耗不起后,只能无奈撤退。

    但米尼公国的撤退只是暂时的,等到他们协调好利益分配后,必定是会卷土重来的,到时合理分赃后,两派和谐,军队齐心的米尼公国必定更加恐怖,安西剩余三镇绝不会像这一次那样轻松涉险过关。

    “这米尼公国真是强大啊,就凭它一国之力,就可以独挑我们安西三军了,要不是他们要防御北部的猰颜部,完全就可以举国之兵倾巢而出来灭我大汉安西,何必带上卡尔鲁克人。”李铮看着关于米尼公国的情报资料上,最后附上的米尼公国的军队组成和装备的情报,暗暗为米尼公国军队的巨大数量和精良装备而咂舌,但李铮心中倒是没有多少畏惧之情,他只是默默的将记载情报的书帛翻开一张,翻到记载着猰颜部详情的那一张上,开始仔细阅览。

    猰颜部是宫帐部落出生,说起宫帐部落,就必须先说一下与之相对的亲帐部落。

    亲帐部落顾名思义,是指与初几代突厥可汗有血缘关系的部落,也有一些是与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是姻亲关系,他们实际上是突厥可汗的亲戚。

    在突厥汗国草创之际,这些亲帐部落为突厥汗国的建立冲锋陷阵,奉献牺牲,立下赫赫战功,深得突厥可汗的信任,被阿史那家族当作可汗权利的保障者,汗国延续的保卫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