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完美伏击(求收藏 求推荐)(2 / 2)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牛文忠一眼,他木想到一直沉默寡言,看起来就是一五大三粗武夫的牛文忠,竟然能够想到这些,李铮在刮目相看之余,又有一种发现蒙尘明珠的兴奋感觉,但现在大战在即,李铮也是不想再多想其它,他对牛文忠说道:“不用担心,刚刚侦骑已经侦查到在后面的瓦良格武士中有谋剌斯兰的将旗,说明谋剌斯兰就在瓦良格人中,所以波耶骑兵们是一定会回援的,不然,如果谋剌斯兰在战斗中身死或是被俘的话,猰颜部这么多年来的投入就都付之东流了,而且你也不必担心南面,我早就吩咐南面,在敌人侦骑探查后,他们立即撤退,并将所有可用的物资和俘虏,带回勃达岭主山道,所以即便波耶骑兵孤注一掷南下,他们也仅仅只可能得到一片破烂的营地,如果他们敢继续南下,追入只有出口和入口的勃达岭主山道,那正好是给了我一个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

    牛文忠听了李铮的话后,点头称是,向李铮行军礼告辞后,立即就带领两千步槊兵和暂时分配给他的一千弓弩兵南下,李铮目送牛文忠部远离后,立即就对身旁丹阳兵,骠骑兵和步跋子的众将领说道:“猎物就要来了,立即按照原定计划埋伏起来。”

    在李铮厉声下令后,三支部队的众将领立即就是带领手下分散开来,躲进官道两旁的杂草丛中。

    顿多城以南的土地土质不好,种不出粮食,而其上生长出来的草,虽然不能作为牲畜的草料,但倒是非常高大,也数量也多,为埋伏的汉军提供了非常好的掩护,汉军静静潜伏在官道两旁,每一人口中都衔着一根树枝,甲胄尤其是头盔上都绑缚杂草,几乎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带着三百多匹战马的骠骑兵们,则是在离官道更远之地潜伏,他们将马口用布套起来,以防战马突然嘶鸣,提醒了敌人。

    汉军万无一失的埋伏后,没有等多久,官道北面就传来隆隆踏步声,正是两千名瓦良格武士行进过来,与先前出顿多城相比,毕竟已经是走了半天的路,所以这些即便身材魁梧高大,气力和耐力远超常人的瓦良格武士,也是有些累了,步履不再那么万众一致,队伍也松垮,而且因为得到附近没有敌人的情报,所以这些瓦良格武士很是自然的放松警惕,竟然有许多在嬉闹聊天。

    这条由顿多城向南穿过勃达关通向龟兹腹地的官道,是大汉帝国掌控碎叶时修建的,修建的很是完美,能够并排行驶四辆马车,但自从碎叶落到穷兵黩武的卡尔鲁克人手中后,这条官道就再未整修过,年久失修下这条官道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而且越来越窄,现在只能并排行两辆马车了,所以两千多身材魁梧的瓦良格武士只能是排成非常长的一字长蛇阵,在官道上行军。

    伏击为什么能够成功?达到重挫或是全歼敌人的成果,除了因为能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外,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被伏击的军队常常处于一字长蛇的行军状态,根本来不及组成阵形迎敌,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阵形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阵形,能让士兵发挥出一百二十分的战力,往往能够对抗人数多于自己的敌人,而天才的阵形,更可能会收得盖世奇功,比如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摆出的那凸月变凹月的阵形,就成功的依靠弱势兵力包围覆灭了六七万罗马军队,成就旷世奇功。

    现在的李铮没有汉尼拔的魄力和野心,他还不敢想一战歼灭敌人七八万雄兵之事,他只想着如何歼灭眼前的这两千瓦良格武士,在瓦良格武士的行军阵列一多半进入自己军队的伏击圈,李铮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就是下令严阵以待的汉军士兵开始进攻。

    汉军独有的梆子声和鼓声响起后,所有原先如死人般一动不动趴伏在草地中的汉军兵士,立即就站起身来,端着弓弩,向离自己不到三十步距离的瓦良格武士射出一轮箭雨。

    在如此近的距离内,汉军步跋子手中的雕弓和丹阳兵手中的臂张弩,发挥出最强威力,只见一轮箭雨过后,大片大片的瓦良格武士中箭倒地,他们身穿的链甲在锋利的箭矢面前形同虚设,而唯一能让他们在极近距离内阻挡住箭矢穿透的,就只有他们背在后背上,根本来不及取下来的维京圆牌。

    箭矢密如雨点般,射透了他们的胸膛,射穿了他们的头颅,原本悍勇无畏的瓦良格武士的生命在这一刻竟如此卑贱,就像大片任人割砍的野草,有的当场阵亡,有的被箭射伤,蜷缩在地上,惨叫哀嚎,汉军近距离一轮箭雨后,毫无防备的瓦良格武士们就起码倒下四五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