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寻根(2 / 4)  重生之荣华盛世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搅到一起去的。

    卫夙爱上君临不奇怪,他从外貌到个性,再到武功,都是他喜欢的类型。

    但是君临对卫夙的感情从何而起,卫昭就是死活想不通了,他明明还能有更好的选择的。

    逝者为尊,况且那还是君临自己做出的决定,卫昭没在这些问题上计较太久。

    再说卫夙选在这个时候把两个儿子的身世说出来,也不是为了想要改变什么。他只是不希望,卫昭和君情对自己的来历一无所知,他们到底是血缘最亲的双生子。

    卫夙驾崩以后,把君临留在宫里的所有遗物都用作陪葬了,让卫昭很是无语,他就不能给他留点睹物思人的念想。

    后来,卫昭悄悄问过君情,他身边有没有君临留下的东西。

    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昭阳侯府本身不算的话,差不多是没有。君临幼时生活在长宁王府,十六岁便封了侯开了府,按说这两处地方有关他的物件应该是很多的。可事实上,君临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宫里,要不就是在军营和战场,长宁王府或是昭阳侯府之于他,不过就是个落脚的地方,根本没有长期住过。

    卫昭闻言更是无奈,表兄弟的身份和君臣的名义摆在那里,他什么都为君临做不了。

    忙忙碌碌二十多年过去,朝中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好容易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卫昭自觉一身轻松,终于有时间做点以前想做但是没机会做的事。

    首先,他要回君家看一看,好歹也是自己出生的地方。若在从前,卫昭压根儿不敢有这样的想法,无缘无故的,他去君家一趟,不是凭空惹人猜想是什么,卫崇荣都比他名正言顺。

    如今退位了,又是微服出行,去一趟倒是无妨,说不定还能有所发现。

    卫昭对君家不熟,生怕自己贸然上门搞得人家莫名其妙,便叫上了君情作陪。君情虽说很少回老家,可他和琅琊君家长期是有书信往来的,对君家的情况也要比较了解一点。

    除了君临这个异类,君家历代鲜少有人出仕,也无世族之名,但是君家以史书传家,真要论及家族史,不说卫家,就是前朝的神川家也没他们家的长久。

    卫昭没有想过特意要回君家见谁,他就是想到那个地方看看,谁让君家的家规太过严苛,家中子弟轻易不准纳妾,导致嫡枝的子嗣世代都很单薄,时不时就得过继一回旁枝的子弟。

    到君临的父亲君雅那代,长房就只有他一个独子,偏偏他和姬扬成亲没两年还和离了,创下了君家前所未有的记录。更糟糕的是,姬扬同意让儿子姓君,却不肯把人还回来。

    君家不是没想过要把君临讨回去,但在君雅特意到渝京见过他一回之后,再没人提过此事。

    君雅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君临,另一个就是君非离。按照君家的家规,家主必须是嫡出,若是现任家主没有嫡子,只能向兄弟甚至堂兄弟过继子嗣,却不能让自己的庶子继承。

    卫昭严重怀疑,君雅让君临把君非离带离君家,就是因为他的身份留下太过尴尬。

    君临无心继承,君非离没有资格,君雅还没有兄弟,只能过继了堂兄的嫡长子为嗣子。这也是君情不爱回君家的原因之一,他三个亲叔叔都在渝京,回老家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马车平稳而缓慢地往琅琊方向走着,卫昭沉默了许久才轻声问道:“你说我们回去,能不能找到他留下的些许痕迹?”宫里没有,长宁王府和昭阳侯府也没有,他只能指望君家了。

    “东西肯定是没有的,不过了解他的人……”君情顿了顿,缓缓说道:“倒是还有一个。”君临惜墨如金,凡事只做不写,仅有的几幅笔墨还被卫夙带去陪葬了。

    “什么人?”卫昭的眼神骤然发亮。君临几乎没有朋友,仅有的一两位也都早就不在人世了,起码在卫昭得知身世的时候,他再想询问当年的往事都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君情抿了口茶水,轻声道:“我的祖父,其实……也是你的。”

    “是外祖父吧?”卫昭顿时怔住了,半晌方喃喃道:“老爷子还活着?他高寿几何?”他和君情都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他家外祖父竟然尚在人世,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咳咳……”君情轻咳了声,似是被卫昭的话呛住了,缓过来方道:“若论年岁,祖父和祖母还在……陛下之下。”卫昭轻而易举就接受了君临,他对卫夙的称呼却永远都是陛下。

    卫昭的眉毛跳了跳,决定忽略上一辈的那些乱账,重启话题道:“你从来没跟我说过,老爷子还在世的事……”早知道君雅还活着,他前些年就该找个机会出宫转转的。

    君情意外道:“我以为……你不会有兴趣的?”比如他对卫家,就从来没有任何归属感,也从不觉得卫昭抢了自己什么,他至今都只能偷偷摸摸地跪拜君临。

    卫昭抿了抿唇,默不作声。如果不是君雅当年的预言,他和君情的人生多半会交换过来,所以他对那位可以说是改变了自己命运轨迹的外祖父兴趣非常浓厚。

    琅琊之行,卫昭的收获比想象中还要来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