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2 / 6)  新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封府管。”

    “大理寺管不得么?大理寺不管天下刑狱么?”赵顼怒道。

    “这等小事若也要大理寺亲自过问,大理寺就有管不完的事情。”张景宪毫不退让,平平淡淡的顶了回去。

    “这如何是小事?”赵顼恶狠狠的问道。他气极欲狂,几乎想要走下御椅,狠狠踢张景宪一脚。

    “臣亦以为是小事。一桩普通的泄密案,开封府管得着,臣亦以为,大理寺不当管。”蹇周辅也不紧不慢的说道。“而且,臣以为,若开封府要查封《谏闻报》,臣当驳回这个判决。”

    “朕为何查封不得?”赵顼怒睁双目,霍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有法令在。”张景宪简简单单的回答,不管赵顼如何生气,他就是没看见的样子,神色从容平静。

    “陛下。”蹇周辅解释道:“按着《皇宋出版条例》,报纸泄露朝廷机要,可以杖责当事的编辑、撰稿者,可以追查泄密人,可以对报社罚铜,却不可以查封报馆。”

    “若朕定要查封呢?”赵顼冷笑道。

    “立法不守,不如无法,臣等不敢奉诏!”张景宪与蹇周辅一齐顿首道。

    “二卿可知道《谏闻报》所泄机密,关系重大?”赵顼被二人弄得无可奈何,只得放缓语气。

    “若情节果然严重,可以杖责四十,罚铜千斤。足以让唐垌刻骨铭心。”张景宪答道。

    蹇周辅却道:“陛下若大动干戈,只怕是让天下本来还怀疑《谏闻报》报道真实与否的人坚信这件事是真的。臣以为解决此事的上策,是公开宣布绝无此事,一面以伪造朝廷奏折,报道不实的罪名处罚《谏闻报》。如此时日渐久,自然无人相信。”

    “若以臣之见,《谏闻报》所登之所谓‘奏折’,荒谬不经,倒是纸上谈兵,便是泄密,亦多有夸饰,世间凡明事理之人,皆知断非苏、石二参政所为,此案之罪断,似乎诬蔑造谣多于泄密。”张景宪粗略看过《谏闻报》上刊登的奏折,心里非常不以为然。

    赵顼不料他如此说,愕然道:“卿何出此言?《谏闻报》所登,却是千真万确之奏折。”

    “啊?”张景宪与蹇周辅齐齐吃了一惊,二人讶然对视,半晌,忽然一起顿首。

    赵顼奇道:“二卿这是为何?”

    张景宪慨然说道:“陛下,臣以为泄密事小,奏折所议事大。苏、石二参政向来谨慎,不知何故献此下策。隋亡故事,陛下不可不戒!臣身为大臣,此事亦不可不谏。”

    蹇周辅亦道:“陛下,臣不敢信此为苏、石二位大人所为,便是周文王再世,朝廷财政亦将败坏不可救。若有天灾兵祸,陛下将如之何?万望陛下三思而行。”

    赵顼摆摆手,道:“苏辙、石越不过建议而已,韩绛、吕惠卿、司马君实皆以为不可,故此事外间不知。不料竟然有《谏闻报》刊登其事,朕必欲知此事是谁人泄密,若不查出,日后朝廷岂有机密可言?”

    张景宪、蹇周辅这才稍稍放心,齐声说道:“陛下英明。”张景宪又道:“既确是泄密,臣请陛下敕令开封府立案。”

    “罢、罢。御史台不再审案,甚是不便。权且让开封府去查这件事罢。”赵顼不耐烦的挥挥手,一瞬间竟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

    《谏闻报》刊登的报道在汴京城迅速掀起了轩然大波。既有旗帜鲜明的支持者,也有立场坚定的反对者,但绝大多数的人,则是觉得不可思议——如此庞大的计划,几乎是当时人闻所未闻的。

    支持者以白水潭的一部分学生为主,反对者则多是老成稳重之辈,而觉得不可思议的,却多是朝中的大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屑的丢下报纸,哼道:“造谣!”这些人中间,就包括在当天抵达京师的枢密使文彦博。

    “若说是吕惠卿提出这样的主张,或者还可以相信。苏辙、石越?”文彦博摇了摇头,沉着脸在来迎接他的冯京面前骂道:“这些报纸越来越放肆了,居然连朝廷大臣的谣也敢造。如此军国大事,连老夫都曾与闻,又怎能让唐坰知道?”

    冯京一脸的尴尬,半晌没有作声。文彦博瞧出蹊跷,心中一惊,问道:“当世,难道此事是真的?”

    冯京吱唔一声,道:“今日傍晚,开封府已经将《谏闻报》有关的编辑全部抓了起来,罪名未定。不过我听说,皇上曾召见大理寺卿张景宪与少卿蹇周辅……”

    “说了些什么?”

    “究竟圣上和他们说了什么,别人也不知道。现在皇上龙颜大怒,宫中自然没有人敢乱传话。张景宪与蹇周辅,都是有风骨的人,什么话进了他们的耳里,那便和进了棺材没甚区别,也不会传扬出来……只是我颇疑心,此事或许是真的……”冯京也无意隐瞒文彦博。

    “为何做如是想?苏辙、石越,皆是稳重之人。”文彦博奇道。

    “因十几日前,我曾听说苏辙、蔡卞、唐棣等人频繁来往石府,虽说几人素来交好,但是现在各部正是事烦之际,却也颇显不同寻常。其后石越又拜访过韩维。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