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节 天孚公司(2 / 2)  弄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这两家企业本来经营就难以为继,既无市场又无技术,经营人员也是人心涣散,根本无法支撑起企业,所以改制流产也就在意料之中。*****

    江口县集体企业改制大部分获得成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力是巨大的,整个六月和七月间江口县城里人们讨论得最多的都是改制,普通群众关心的自然是改制成为所谓股份制或者私人老板的企业后继续在里边工作的人们收入状况,但是让他们欣喜的是几乎所有改后的企业职工在收入上都没有下降,部分企业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让原本还持反对或者摇摆不定态度的舆论导向也一下子偏向了改制。

    而政府部门更关心的则是资金回笼状况和企业改制后的经营状况,大笔资金的回笼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已经相当拮据的几个乡镇政府,尤其是城关镇,原本已经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一下子逆转,利达机械厂和江口运输社的出手为镇上一下子获得了超过三百五十万的纯现金收入。

    桥关镇和花莲镇的纸厂也成功改制,虽然政府股权转让的价格上比不上城关镇的两家企业,但是也为两个镇政府带来了超过百万的收入,这可是硬打硬的真金白银,落入镇财政所的腰包中,可以为被捉衿见肘的镇上领导们解决多少棘手事情了。

    效益最好的永和铸铁管件厂虽然将部分股份量化释放到企业职工中,但是镇政府却因为铸铁管件厂效益一直十分良好而不愿意出手所持股份。

    江口县委县政府也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将转让政府所持集体股权,只是在文件中要求乡镇政府积极、主动、稳妥的完成集体资产产权的改革,完成角色转变,这也为永和镇政府保留铸铁管件厂股权留了尾巴。

    永和铸铁管件厂在当初看来没有转让集体股权相当明智,但是两三年后企业就陷入了困境,和普通职工一样只持有少量股份的管理层很快就甩开了管件厂自己另起炉灶,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打倒一家辉煌另一家的转变,永和铸铁管件厂走向衰败也就成了必然。

    轰轰烈烈的改制风潮不仅仅在江口一个县,安都市同时选择了两县一区进行改制试点,江口县、梅县以及另一个郊区——香海区都在这一次改制试点中名声大噪,江口以质取胜,改制成功的集体企业基本上都走上了发展正轨,并迅速走上壮大之路。

    而梅县则改得彻底,所有改制企业中政府所控制的集体产权都全数转让,或者半买半送给管理层,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后企业与政府再无任何关系,但效果却参差不齐。

    香海那边则显得较为特殊,政府为了确保企业发展顺利,积极引导企业管理层买下企业大部分股权,并主动为这些管理层提供融资支持,这使得香海区的集体企业基本上都控制在原来的企业管理层手中并未落入外人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因此得以延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改制后企业呈现出来的活力却是有目共睹。

    三个县区的改制试点成功也为宁法和蔡正阳准备在下一步继续推进集体企业全面改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蔡正阳甚至亲自带领市政府政策调研室的一帮人下到三个县区这些改制企业中,实地了解企业目前生产状况以及职工思想状况,了解出现的新问题,思考应对之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