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归墟(2 / 3)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二十八星宿,皆可以看得清楚,其星宿的神力,亦让人能够感受到。

    丝丝北斗的杀意,也被李志常太乙x吸收,练成杀道剑气。他对紫薇垣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亦不知是做了天子的缘故,还是本身元灵的特异。

    突然之间,身上的玉如意飞了出来,没有化出金龙,整个玉如意散发出碧绿的光晕,温暖柔和。

    如意开始往前面飞行,李志常福至心灵跟了上去,本来如平面一般的前路,仿佛似无形的水幕般,任他穿了过去,也许是刹那,也许是千年,等李志常再度睁开眼时,才发现面前的景物,居然使他从来无法想象。

    周围还是虚空,前面是一个黑d。真正的黑d。

    不断旋转,吞噬着周围所有的物质,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玉如意传来了一个信息,这里原是一个d天塌缩。变成的黑d。

    即使李志常了解过现代的黑d方面的知识,知道黑d的另外一面可能便是其他空间,乃至于时空,甚至他亲身穿越了诸多世界。

    可这种一直存在,不断吞噬一切的黑d。依旧是第一次见到。他说不准这黑d到底有多大,因为光线不能逃脱,r~眼也难以描述。

    甚至都无法感应,只能以心印心,大致勾勒其具体。

    里面更没有露出什么东西,因为所有一切的物质,进去了就不会再出来,自然不会反馈什么信息。

    李志常小心翼翼分出一道神念,很快就进去了,然后联系被切断。

    再也感应不到。

    玉如意却毫不犹豫扑了进去。李志常见状,心道:我也不是胆小之人。

    身化剑光,跟着就进去了。

    等真正进去之后,里面才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片海洋,不知道有多大,至少一眼所望,周围全是水。

    分出的神念也已经飞了回来,一点损失都没有。

    玉如意就在前面,还在飞。

    李志常紧紧跟着,同时发现这里很冷寂。什么都没有,海水虽然在波动,可是实际上一点生命气息都没有。

    这里没有昼夜之别,但是很明亮。因为黑d吸收的光线就在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珍贵的材料,甚至李志常还发现了不少特异的金属,皆是炼成法宝的好材料。

    跟着玉如意不知飞行了多少时日,也不知飞行了多少亿万里,若非这里面灵气充足。李志常也得累趴下。

    玉如意越到后来,飞行的越快。

    终于在有一天,前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沟壑,说起来是沟壑,其实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山谷。

    是真正见不到底,李志常突然在脑海字:‘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这是上古诸子中,列子留下的一段记载。列子乘虚御风,遨游宇宙八极,到过许多地方。

    他是中古诸子中,少有推崇神通修行的人,亦可以视为道家人物,其邀游宇宙,神通自然非同小可,所留《列子》一书,也多是奇诡怪谈。

    这段文字的意思:

    是在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沟壑,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没有底,名字叫归墟。地面八极、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银河的流水,没有不流到那里的,而那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这一切都跟面前的景象完全一致,李志常看到了一个无尽宽广的瀑布,从天空流下,哗啦啦灌入归墟之中。

    可是里面依旧看不到底,仿佛底下是空的一般。

    玉如意顿了一下,开始往沟壑顺流直下。

    其实顺着这潮流,李志常也一时分不清上下左右。

    或者说他原本的上下左右是错的。

    不知飞过了多少路程,终于让他看见了更加壮丽的景色,前面是五座大山。

    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长达数万里,山顶上的平坦处也有数千里。山与山之间距离很远,可是因为这些山体都太大,反而看起来像是挨着一般。

    李志常飞到了其中一座山上,里面楼台宫殿应有尽有,都由金银珠玉建成。珠玉宝石之树长得密密麻麻,上面的花朵尽数枯萎,没有任何果实。

    山体一直随着海水涌动,时时刻刻都在颠簸。

    李志常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逛完五座大山,同时将它们和神话中的五座仙山联系起来。

    如果记载没有错误,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

    瀛洲、蓬莱两座仙山甚至令人耳熟能详。

    人间道也有这两座山,只是比起这两座来说,虽然形体像是,体积差距也太大了。

    每座仙山都很空寂,仿佛没有任何活物。

    李志常现在在最后一座仙山处,也就是蓬莱山。

    到了蓬莱山上后,李志常才真正被震撼到,不知是什么人,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