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九章 家有内鬼(2 / 3)  大明官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城的一半战船都转移给辽东水师,并准备在条件成熟时成立旅顺卫。

    所以朱元璋对李维正喜欢乘船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他注意的是二个情报,那就是不让女真人单独成为千户,应该说他感兴趣的并不是李维正做这件事本身,而是李维正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怎么对付辽东的女真人,这也是朱元璋一直头疼的事情,他也知道在辽东以北地区有着无比辽阔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生活中以女真人为主的各个民族,他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把这片土地纳入大明版图⌒大臣提议,在女真地区建莲儿干都司,任命汉官去治理女真人,这是一个办法。但朱元璋并不认为这是最彻底的办法,他熟知历史,当年辽朝不也是任命官员去管理女真人吗?最后却无法阻止女真人的强大,朱元璋深知小不治,则酿大患的道理,现在设立都司或许可行,但百年后,一旦朝丸忽,那些被武装起来的女真人极可能成为明朝的大患。

    而今天李维正以汉人‘真人混军的办法给了朱元璋一个崭新的思路,使他想起了唐朝解决高句丽的办法,就是将高句丽人移民中原,和汉人混居,最后彻底地消亡了高句丽,但这件事他还须仔细斟酌。

    就在朱元璋凝神苦思时,外面传来一声高喊,“皇太孙到!”

    朱元璋立即将密报收了起来,吩咐一声开饭,便笑呵呵地等待孙儿的进来。他对这个孙儿很是满意,宽容厚道似其父,且天资聪明,许多政务处理一点就透,为皇太孙才三个月,便能批阅一些简单的奏折了。

    片刻,朱允快步走进来,跪倒行礼,“孙儿参见皇祖父。”

    “孙儿快快起来!”朱元璋连忙将孙子扶起来笑道:“朕早就说过,你不用再下跪。”

    “可师傅们说,君为臣纲,乃三纲之首,孙儿怎么能违反。”

    “迂腐!”朱元璋摇摇头道:“君为臣纲不假,但那不是做在表面上▲是要做在心里,朕知道你有孝心就够了,用不着一定要用下跪来表示。”

    朱允连茅一礼,诚恳地说:“孙儿受教了。”

    “好了,咱们吃饭,吃完饭再说。”

    几个侍卫搬过来一张小桌子,饭菜已经准备好,四个小菜一个汤,两碗米饭,小菜大都是素菜,只有一盘里有点荤腥,这是朱元璋特地为孙儿准备的,他知道孙儿还在长身体,需要一点荤腥。

    朱允端起米饭,刚刚吃了一口。却突然发现米饭里有一种粘粘的、甜甜的东西,他愣住了,从未见过此物。

    朱元璋笑道:“这就是甘薯了。是朕的菜园子里种的,朕吃了,味道很不错,而且管饱,你尝尝看。”

    朱允腥逍∷低翼翼地又咬了一口。品尝了一下,他也笑道:“不错,味道很甜。”

    “这玩意儿居然亩产三千多斤▲北方的旱田也不过亩产两三百斤。这可是件大事啊!别看李维正做了这么多事,可就这件事朕才是真正的满意。”

    “那皇祖父可要提升他的官?”朱允又试探着问道。

    “不!他现在已经独掌一域了,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朕把他留给你,以后你再慢慢提升他。”

    说到这,朱元璋忽然停住筷子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朱允沉思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他便道:“孙儿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他对孙儿忠心耿耿,每个月必然会写来述职报告,有他在辽东,孙儿觉得自己多了一臂。”

    “那是他的聪明之处,你将来是大明皇帝,他不抱紧你,还抱紧谁?”朱元璋淡淡一笑,又随口问道:“那他述职报告中写了什么?”

    “都是讲述他在辽东的事情,不过这次他向孙儿恳求几件事?”

    朱元璋顿时有了兴趣,他不露声色问道:“说说看,都是什么事?”

    “一个是他想提拔几个能干的军官,消我同意。”

    “这个没问题,他是总兵官,除了卫指挥使和指挥同知以及佥事,其余他都可以提拔,甚至千徊可以先提拔,再报兵部备案,其他还有什么?”

    朱允见祖父很是霸道,明明是李维正向自己请示,他问完便当做是对他请示,但朱允不敢表露。他想了想,便腥逍∷低翼翼道:“他还说辽东汉人太少,不利于大明在辽东的统治,为了压制高丽和削弱女真人。他消我向皇祖父提出建议,适当向辽东移民。”

    “削弱女真人”五个字,一下子重重敲击在朱元璋心中,他忽然想起了李维正在辽东实行女真和汉人混军之事。“移民!”这是一个最现实的办法,可如果真要移民,那应该从哪里着手呢?

    朱元璋不觉陷入了沉思之中。

    ………………

    辽东金山卫,李维正此时并不在陆地上,而是在他最心爱的威正号宝船上,这次高丽战争结束后,朱元璋不知怎么突然想通了,竟把蓬莱水师一大半的战船都拨给了辽东水师,现在辽东水师内有各种战船四百余艘,仅大型的运兵遮洋船就有五十艘之多,按每艘运兵四百人算,五十艘遮洋船便可以运兵二万人,再加上其他战船,他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