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三章 东征日本(六)(2 / 3)  大明官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高坡上日军死伤累累,尸体层层叠压。血流成河,受伤者躺在地上翻滚号叫,不久便痛苦地死去。

    冲在最前面的数千日军骑兵已经减员大半了,但后面催促进攻的鼓声依然隆隆不绝,就在他们四次冲锋杀进一百五十步时,明军的阵型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排火枪手变成了一排,前排火枪兵停止射击,手持大盾护卫在后排枪手前面,准备抵挡日军的箭阵袭击,虽然枪林弹雨变稀疏了,但明军的火炮却陡然发作,两翼各四十门新式火炮一起向冲近的日军炮击,黑色的炮弹落进日军骑兵和步兵丛中,猛烈地爆炸了,无论杀伤力和震撼力都远远超过了燧发枪的伤害,每一枚炮弹爆炸,周围三丈内的士兵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残肢断臂四勺洒。大片大片的日军倒下,首先反应过来的是战马,它们被这种震耳欲聋、火光冲天的爆炸声吓坏了,掉头便向后面的步兵冲去,人马碰撞、互相践踏,如山崩地陷般地向后浪。

    就在这时,高台上的令旗变换。火枪手向两边撤退,后面的三千重骑兵则爆发出一声大喊,俨如洪流溃堤,以势不可挡地气势杀向日军,他们挥舞着狼牙大棒,战马泼风般的卷杀入日军人群中,猛冲猛砍,狼牙大棒砸在人头上,人头被打烂;砸在盔甲上,盔甲连同皮肉一起被撕掉,露出森森白骨,号哭、呻吟骤起,撕心裂肺的惨叫、垂死前喉咙发出的咯咯声此起彼伏,数百步长的高坡上仿佛成了人间炼狱,每一寸泥土都被血肉覆盖了。

    几乎每一个明军骑兵都成了杀人狂魔,凶残暴烈俨如肆虐的风暴,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踹踏一切、压倒一切←靡一切,奔逃的日军仿佛收割机前的小麦,一片片地倒下。他们的精神崩溃了,扔下长矛、弓箭,脱去盔甲,他们互相践踏、争先恐后地逃走,纷纷狂呼乱喊:“逃命啊!逃命啊!”

    高坡中央,李维正骑在高大的凌志战马上,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他见敌军已经完全崩溃了,前军带动后军,阵脚大乱,败象已现,他立刻举起战刀令道:“命令全军压上,杀死一名日军赏银五两,以人头论功。”

    进攻的号角声在空中回荡,隆隆的战鼓声惊天动地,一万五千明军从四面八方向日军发起了总攻,日军已经被明军的火器吓破了胆,开始全军浪,足利义持见大势已去,只得在三千亲兵的护卫下,向京都方向奔逃而去。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大明东征军在下关猪头角半岛登陆,与扼守下关的三万日军爆发了争夺马关嚎的战争,明军凭借犀利的火器大败日军。这一战斩首二万一千人,生俘六千余人,日军主将足利义持败逃京都,明军遂夺取了马关嚎,明军主将李维正立刻分兵两路,命水师同知陈万里滤千军在马关嚎截击急欲渡韩归的日本北朝太政大臣足利义满,而他亲率一万水师,以威正、旅顺两艘宝船为主力,率三十艘战船浩浩荡荡杀向北朝都城:京都。

    ………………

    就在李维正以清剿倭寇老巢为借口,东征日本一个月后,大明的国内局势也发生急剧的变化,正如许多人的担心,“冯傅案”迅速扩大了。朱元璋以冯胜、傅友德企图勾结蓝玉造反为理由,将冯胜和傅友德在凤阳处斩,灭其三族,同时被同案论斩的还有开国公常升、定远侯王弼、普定侯陈垣、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武定侯郭英、靖宁侯叶升、东川侯胡海、会宁侯张温等四十直名高官列侯,连同他们的子女妻儿,被杀者愈千人,流放者不计其数。

    但此案并没有轻易结束,朱元璋在重病中唯恐朝中诸臣真与贵州蓝玉勾结,遂密令锦衣卫扩大调查范围。凡与蓝玉有书信往来;凡与冯、傅有私下交情者,皆可定为同党。颇有戏剧性的是,主审冯傅案的吏部尚书詹徽被人告发曾与蓝玉笑谈天下,坐诛,其妻子亲友七十四人被杀。

    朱元璋定下的两个“凡与”。使的被调查的范围迅速扩大,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的这件大案开始愈演愈烈,先由锦衣卫密查,再由刑部锻炼成狱,无论是真是假,一古脑儿当作实事,遂将牵连者一并正法,并把罪犯族属,救逍∷低杀死,甚至捕风捉影,凡与蓝玉等三人偶通问讯的朝臣,也难免刀头上的痛苦,因此列侯通籍,坐党夷灭,仅仅一个月时间,卷入其中的大小官员和庶民已达数千人之多,而这一切都是在朱元璋的重病未愈中进行。

    ………………

    贵州镇远卫,等候了数月的蓝玉终于等到了家人的消息,大厅之上,蓝玉脸色惨白,身体摇摇欲坠,两名亲卫急忙左右扶住了他,地上跪着一名奔波数千里赶来报信的老家人。他哭泣着告诉蓝玉,其妻妾儿女以及叔伯兄弟一百余人已经在凤阳全部被杀,原指望朱元璋投鼠忌器的蓝玉,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是如此暴烈,仍然毫无顾忌地杀了他的全家。

    “好!好!”蓝玉浑身颤抖地指着东方,惨笑着道:“既然你朱重八无情,那就别怪我蓝玉无义了。”

    他扶着桌子毅然下令道:“速命唐胜宗和张龙前来见我,另外有请吕先生。”

    唐胜宗和张龙不在镇远卫,两名报信飞骑疾速前往,但吕思远却在。片刻,吕思远匆匆赶来,他已经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