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名正言顺(2 / 3)  大明官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若再拖延,就算最后送去旨意也来不及了。”

    朱允最终被齐泰劝服了,他立刻写了两份圣旨,一份是授权辽王和李维正解除宁王兵权,另一份是把大宁军交给辽王,两份诏书连同兵部的命令一起,紧急送往广宁城辽王府。

    此时的辽西已经完全被李维正控制住了,辽王朱植的五万精锐护军以及他新招募的两万新兵,一共七万人,全部被李维正收入囊中,他利用朱植的手谕,命所有军队高官赴广宁城开会,结果全部被囚禁,随即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由于这一切都是辽王的命令,所以军队没有出现反弹,但这样还不够,李维正又利用朱植的命令将辽西十卫重新整编,并与辽东军互换军官,这样,经过十天的整编,辽西十卫便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归属。

    几乎在控制辽西的同一时刻。李维正便立即下令封锁北上关隘,又对所有的南下的商旅严加盘查,同时下令禁海一年,所有民船,无论高丽民船还是辽东民船,都不得下水,违令者斩,他又命旅顺两卫水师和釜山卫水师巡视海面,不得有任何船只南下。

    山海关,这里是辽东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是天下十大雄关之一,扼住山海关,就等于掐住了辽东走廊的咽喉,山海关原来由朱植的山海卫驻防,有一支腥逍∷低船队,但李维正接管辽西后,便将山海卫调到辽东半岛整编,而由他最心腹的金山卫接管山海关的防御。

    这天中午,山海关前和往常一样热闹,几支南下商队正在等候验牒讨关,由于辽东对生铁的等军需物资的需求量极大。仅靠官方采购远远满足不了,因此李维正便放开了民间贸易,利用民间商队向辽东贩运生铁,辽东由此活跃着一百多证途商队,每支商队基本上都由数百匹骡马组成。

    今天准备过关南下的就是其中三支商队,都准备去河北迁安贩运生铁,三支商队手续齐全,已经通过了一道道的关卡,过了山海关就出了辽东地界了。

    今天在山海关前执勤的是一支千户军,一千名官兵在城上城下巡逻,而两支百户的士兵在城门前进行检查。另外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特别稽查队也在城门前巡防,稽查队是由原来锦衣卫三所的军士组成,主要是执行一些特别任务,而山海关里就有这样的一支稽查队,由一名百户率领。直接听命于总兵府。

    这名锦衣卫百户姓沈,三十余岁,也是一名稽查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兵∪其是一双眼睛毒辣,任何人的一点异状都逃不过他的审视,他已经接到总兵府的特别指令,在山海关前拦截宁王派出的使者,当然是化过装的秘密使者。

    他明白总兵府为何不禁商旅出关的用意,就给刻意留一个口子给宁王的使者走,否则使者无路可走,那就会翻山越岭了,反而抓不住人。

    由此山海关的检查也就变得异常严格了,不是手续齐全就能过去。还必须一个一个人地搜身过关,这时已经是二支商队在接受检查了,每一个人都要举起手接受搜身和盘问,包括口音、路引和家庭况。

    沈百户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椅子上。冷冷地子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一些细节处,他的一百余名手下则进入商队中仔细盘查,这是除城门守军捏身检查外的二道稽查,更严格仔细。

    这时,轮到一名年轻的伙计被检查了,他长的很普通,小眼睛、扁鼻子,一副劳碌相,皮肤也很黑,显示出常年跑长途的辛劳,和其他伙计没有什么区别,两名士兵正仔细地搜身,同时盘问他一些问题,他的身上除了一点碎银和火石、路引等杂物外,没有任何东西,而且帽子也被拿下来检查了,看样子他是合格的,一名士兵在他的路弓上敲了介,章。准备放他走了,沈百徊用目光剥视了他一遍,没有问题,准备移向下一个,可就在这个伙计接回物品一刹那,沈百户突然发现了异状。他的手,他右手上的虎口处居然没有老茧,这是和其他伙计不一样的。他整天拉拽骡马缰绳,虎口怎么可能没有老茧。

    沈百户并没有‘腾!’地站起来▲是慢慢起身向城门上的一名军官招手笑道:“王千户,下来喝一杯吧!”

    “你说什么,我听不清。”

    他又向前走了几步,装作竖起耳朵仔细听的样子,慢慢靠近这个伙计。忽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上去,将这个伙计扑倒,死死按在地上,伙计在被扑倒的瞬间,也同时脸色大变,拼命挣扎,手却伸向鞋底,沈百户经验老到,猛地挥拳在他太阳穴狠狠一击,伙计一声闷哼。晕死过去,沈百户却一指他身后另一名脸色微变,脚下已经准备逃跑的伙计大喊:“给我抓住他!”

    不等守城的士兵反应,两名稽查军士几乎是同时出手,将这一名伙计也扑到在地,并下手狠毒,将他的两只手腕,咔嚓,一声掰断了,城门口发出一声惨叫,所有的值勤士兵这才惊醒过来,一起涌上,将三支商旅团团围住,几名已经盘查过站在一旁等候的人也被士兵围住了。

    沈百谎经将身下之人的两只鞋取到手了,人交给手下看管,他刚才看得很清楚,这个人被扑倒的瞬间。手是去抓鞋,那问题肯定就出在上。

    这是一双很普通的布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