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 甘宁伐蜀(2 / 3)  混在三国当军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李肃闻言大吃一惊,自投效马跃以来第一次跳出来反驳贾诩的意见,大声道,“军师此言差矣,主公安危事关重大,岂可轻身犯险?这太冒险了。主公万万不可听信军师之言,否则恐遗祸无穷。”

    法正脸上掠过一丝会心地微笑,向李肃道:“子严兄何不听军师把话说完呢?”

    “哦?”李肃似有所悟,说道,“军师之意?”

    “哈哈哈。”贾诩笑道,“在下的意思是说。非主公亲至则不足以震撼川中士族,又没说真让主公亲自领军前往西

    “明白了。”李肃恍然道,“原来是让人乔妆主公统兵前往,呼,真是虚惊一场。”

    贾诩、法正相视莞尔。

    马跃道:“文和,你还没说主帅地人选呢。”

    贾诩道:“主公帐下不乏统兵大将,少将军马超以下,方悦、徐晃、甘宁皆能征善战,足以独领一军,不过伐蜀之战非同小可。由阴平小道入蜀道路艰险难行,入蜀之后更是孤军深入、四面皆敌,领军主将地机变决断将直接关乎伐蜀之战的成败,不可不慎。”

    马跃道:“接着说。”

    贾诩道:“方悦将军刚劲有余而机变不足。徐晃将军守如磐石却缺乏锐气。唯甘宁将军智勇双全,而且又是临江人,熟悉川中地理,其麾下水军精锐也不乏川中将士,主公何不令甘宁将军统率水军从阴平小道伐蜀?”从天子分封袁绍三子及外甥之后,袁绍便将他的大将军府从河北邺城迁到了黄河以南地濮阳,以示逐鹿徐、扬的决心。

    大厅上,李肃正侃侃而谈:“今孙坚战死,江东震动。长子孙策早殁。次子孙权、三子孙翊、四子孙匡皆年幼难当大任,江东群臣各为私利、纷争不息,各郡山越群起叛乱、烧杀劫掠。各地士族人心浮动、筑坞自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天赐良机于魏公也,何不起兵南下、讨伐江东?”

    “唔。”

    袁绍听得大为心动,让李肃这么一说,心忖还真是讨伐江东的大好时机。

    谋士审配急出列劝道:“主公不可。”

    袁绍蹙眉道:“为何不可?”

    审配道:“孙坚虽死,徐庶、张昭、周瑜皆不世之能臣也!”

    逢纪道:“彼等或者善谋,或者善政,或者善于治军,乃当世翘楚,且不可小觑!扬州各郡虽有乱象,不久恐即平定,山越叛乱终是芥藓之疾,不足为患,且江东有长江天险,主公帐下无水军,如何渡江进攻?主公若听信李肃之言,恐自取其祸,灭亡之期不远矣。”

    袁绍本无谋,闻言即犹豫起来,迟疑道:“这个……”

    李肃眼珠一转,冷笑道:“徐庶智谋天下无双,江都一战却断送了孙坚性命;张昭内政无双,治下江东四郡却匪患横生、天灾不断;周瑜治军当世无人能出其右,青牛隘一役近万吴军精锐却被我家少将军八百铁骑杀了个片甲不留,不但孙策战死,周瑜本人亦身受重伤!”

    “此等不世之能臣,诚古今罕见也。”

    审配、逢纪无言以对。

    李肃洒然转向,朗声道:“实不相瞒,丞相本有意亲统大军讨伐江东,奈何扬州乃是魏公长子治地,丞相若贸然统兵前往讨伐,则免伤了两家和气,今魏公既然无意讨伐,在下即可回洛阳向丞相复命,料丞相不日即将统兵南下讨伐江东。”

    说罢,李肃向袁绍长长一揖,转身欲走。

    “且慢。”袁绍急道,“李肃先生且留步。”

    李肃道:“魏公有何见教?”

    袁绍断然道:“请上覆丞相,孤不日即起兵南下,讨伐江东!”

    后院凉亭里凉风习习,身披重孝的孙权正与徐庶、张昭、周瑜隔案而坐。

    经过半年的将养,周瑜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正准备率领水军前往江都助战时,噩耗却突然传来,孙坚竟然一战而殃!

    徐庶展开一卷卷书简,语气沉重地念道:“会稽太守全柔急报,交州士家正在蚕食会稽南边诸县。豫章太守吕范告急,海昏山越(众多山越中地一支)裹众数万,劫掠周边诸县,贼势浩大,请主公火速调兵镇压。”

    “事情还不止于此。”孙权举起手中地密信,环顾三人说道。“舅父(孙坚妻兄吴景,淮南尹)刚刚谴人送来密信,袁绍正向淮南边境源源不断地增兵,大量粮草辎重也正从北方源源不断地运往梁国、谯郡,看样子怕是要对淮南动手了。”

    张昭叹了口气,说道:“内乱未平,外患又起,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主公不必忧虑。”周瑜微锁的眉头忽然展开,洒然说道。“瑜以为局势远未至未可收拾之时,此时宜主动出兵而不应困守江东。”

    “主动出兵?”

    徐庶脸色微微一变,若有所思。

    张昭却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反诘道:“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眼下江东各郡穷蔽,何来粮草支持大军出征?而且大军出征在外,又拿什么来守淮南、庐江,难道真地任由袁绍大军攻入江东?”

    “袁绍?”周瑜哂然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