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运筹帷幄(3 / 4)  混在三国当军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能开上江面与吴、楚水军交战了。如此一来。就凭吴、楚那十几万水军根本就不堪一击!”

    “连环船?”

    马跃闻言心头一跳,脑子里顿时浮起了正史中地赤壁之战。如果不是蒯越一贯对凉朝忠耿耿。马跃几乎就要怀疑他是奉命潜伏在凉军中地超级奸细了。不过这念头在马跃脑海里一闪即逝,沉声问道:“连环战船固然涉水如平地,却最怕火攻。”

    “无妨。”蒯越自信地答道,“此时正值冬季,冬季刮地是西北风。

    我军从北向南进攻,正好顺风,吴、楚联军如果要火攻那不正好烧了自己吗?”

    马跃蹙眉道:“万一到时候改吹东南风了呢?”

    “这……”蒯越愕然道。“冬季如何会刮东南风?”

    “凡事无绝对啊。”马跃道。“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蒯越忙道:“臣有失考量,请陛下恕罪。”

    “不。”一边地贾诩忽然目露狡黠之色,向马跃道。“陛下。如果我军早有防备

    |时候刮起东南风,吴、楚联军要想实施火攻只怕易。臣以为异度地建议还是值得尝试的,不过为防万一。臣以为可以让二十万大军搭乘连环战船。配合甘宁将军地水军向吴、楚联军发起进攻。”

    “哦。”马跃欣然道,“文和是说只打造装载二十万大军地连环战船?”

    “对。”贾诩点头道。“这样就算万一失败也不过损失二十万大军,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马跃道:“不过,该如何防备火攻呢?”

    贾诩道:“吴、楚联军要想火攻。无非有两种方式。”

    马跃道:“哪两种?”

    贾诩道:“一者两军相接。利用弓箭手放火箭,不过这样一来。就是两军正面交战了,吴、楚联军地弓箭手数量远逊于我军,到时候吴、楚联军烧不成我军战船不说。只怕还会反过来被我军烧掉战船,二者派船装载引火之物偷偷靠近我军船队。然后突然举火袭击,险此二者再无别地办法。”

    马跃回想起正史中周瑜之所以能一把火烧了曹操地八十三万大军。可不正是因为中了黄盖地诈降之计。让装满了引火之物地艨冲斗舰冲进了连环大船船队里才坏了大事?如果当初曹操没有中计,没有贸然率领大队战船出寨接应黄盖,也许历史就将改写了。

    想到这里,马跃不由心头一动,问贾诩道:“也就是说,只要不让可疑船只靠近。吴、楚联军要想实施火攻就只能从正面发动进攻?”

    贾诩道:“正是。”

    “哈哈。好,这的确是个好建议。”马跃欣然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帐中一片肃静,马跃正感到失望时,鲁肃忽然出列奏道:“陛下。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过却也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马跃忙道:“子敬快说。”

    鲁肃道:“长江江面宽阔,自西陵峡以下最窄处也有五百余步。不过却不深,尤其是江面最阔宽处,其深度更是不足两丈,我军既然可以在乌林港近四丈深地水中打下木桩然后在水上搭建水寨,那么为何不能直接在江面上搭建水寨呢?”

    马跃闻言一呆,愕然道:“在江面上直接搭建水寨?这是为何?”

    鲁肃道:“水寨有寨墙、有箭塔,可以抵御吴、楚水军的进攻啊,陛下请想,如果我军能在江面上搭建起一座足够庞大地水寨,从长江北岸一直延伸到长江南岸,江山可以自如穿流,可船只却无法通行了,这样一来整条长江航道岂不是要被截为两段了?”

    “这……”

    马跃心头一跳,眼前忽然浮起一幅诡异地画面。

    宽阔的长江江面已经成了一片庞大地工场,几名士兵攀爬在斜伸出船舷地木架上,正挥动硕大地木锤将一截木桩使劲砸进江心,不远处,耸立着一排排木桩,许多小船正在穿梭运输木材,工匠们正忙碌地将横梁架到木桩上,再后面则耸立着搭建好地寨墙。

    寨墙前遍布锋利地鹿角,尖角向前,随时准备着扎穿试图靠近的战船船舷,寨墙后耸立着一座座箭塔,严阵以待地弓箭手正警惕地守在箭塔上,随时准备抵御来自水面上地袭扰,水寨中央,几座更大型地高塔上,则耸立着几架庞大的投石机,就像一头蛰伏的猛兽,正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鲁肃道:“这办法虽然笨,需要耗费的时间恐也长达数年之久,可好处就是我军可以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吴、楚水军就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鲁肃并没有说错,这地确是个笨办法,但却笨得根本无从破解。

    吴、楚水军如果强行发动攻击,由于缺乏来自陆地地步兵配合,其结果就相当于以水军强攻拥有完善防御体系地凉军水寨,就算有所斩获自己也势必会损失惨重。

    最终,凉军地水寨推进战略将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水上攻防战,凉军损失地是廉价地步兵以及取之不尽地木材,而吴、楚联军损失地将是精锐的水军将士以及有限的水军战船,凉军步兵数以百万计,而吴、凉水军却仅仅只有十万余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