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妙法莲华》(求票票)(2 / 3)  秦时小说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修行化三脉,七轮定乾坤。

    心随意转,脑后自生三脉七轮大智慧之光,双手合十身前,眉心隐现金色卍字印记。

    口落世尊无上妙法之言,禅音滚滚,天地元气本能汇聚。

    “何为如是我闻?”

    “何为大比丘?”

    始皇帝嬴政奇异。

    此人所语论为诸夏雅言,应是通译而来,听起来颇为有些奇怪,不由询问着。

    “如是我闻,为世尊无上妙法经文之通序,世尊证就觉悟,弟子阿难问曰:世尊超脱,诸经之首,当安何语?”

    “世尊答曰:当安如是我闻!”

    “大比丘,为证悟世尊法门高深者,可为大阿罗汉,如诸夏言,皆为贤者。”

    室利房应道。

    缓缓而应,清晰而出,将大秦始皇帝陛下之疑问清晰落下。

    “有趣。”

    始皇帝嬴政摆摆手。

    的确迥异于诸夏百家之道,百家之道,自己阅览,不为拦阻,而今浮屠之道,却有些艰难晦涩。

    “……。”

    “期时,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

    既然对于所谓浮屠之道不太了解,艰难晦涩甚多,始皇帝嬴政不在多问,听起来的确很高深的感觉。

    却……不似诸般百家之道清晰。

    于治国诸夏也无太多益处一般。

    归于上首帝座,以观这位护法名王受戒之师室利房,缓缓说道《妙法华》经文。

    倒是品相极好。

    “妙法华?”

    “妙法莲华?”

    “有趣!”

    “此道还行!”

    周清倒是觉得这个室利房讲的还行,曾得浮屠数卷经文,对于浮屠法门有所感。

    此刻室利房所语,当是岁月长河的《妙法莲华经》,归属于大乘真经法门,精深无比。

    浮屠十二人入咸阳宫,无任何一位玄关,或者更高的修为。

    以室利房半步玄关的层次,堪为最好,此刻语落《妙法莲华》,口吐禅音,自生卍字印记,尽管受到咸阳宫的压制,异象不显。

    仍旧一道若隐若现的金色莲花缭绕散于身侧,天地元气徐徐滚动,一股股别样的浮屠真意流转。

    其后的十一位浮屠之人,尽皆口中不住低语南无世尊,眉宇之间,尽皆安详沉稳。

    “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

    “大秦始皇帝陛下,此为《妙法华》一卷玄妙。”

    语论《妙法华》经文,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室利房才徐徐散去脑后三脉七轮大光明,散去周身异象,待在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跟前。

    凭空受到极强的压制。

    一如往昔在阿育王身侧一般。

    那是昊天对于王者的垂怜,却是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的气息更为浑厚。

    “都起来吧。”

    始皇帝嬴政都快要睡着了。

    因为自己听了一炷香的时间,并无所得。

    有何所得?

    倒是一观皇弟,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也许那就是修行之人的想通之处,除了皇弟之外,无论是蒙毅,还是典客,都有些乏味了。

    “你等所求。”

    “朕知晓。”

    “浮屠世尊之道,也却有其妙,尔等先回去吧,待朕考虑。”

    “典客,浮屠传道者远来孔雀之国,朕心甚慰,着有司给予赏赐。”

    看向典客其人,点点头。

    “多谢大秦始皇帝陛下!”

    浮屠室利房双手合十,又是一礼落下。

    神色无悲无喜。

    “大师,这边请吧。”

    典客亦是一礼落下,顺而,引领着浮屠之人出兴乐宫,离开咸阳宫,说实话,自己……也听不懂他们那些所谓的世尊之道。

    “那位孔雀之国的国主阿育王真的颇喜浮屠世尊之道?”

    始皇帝嬴政从帝座起身,舒展着筋骨,一炷香的时间,着实有些累了,尤其是听得东西还不懂。

    看向皇弟,笑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