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巴达维亚大盗(2 / 3)  铁幕1925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中有一个师属炮兵团的排长,叫莫魁斗,还有一个骑兵师的士官,叫徐老刀,都是吴安平急需的人才。

    无论军工专家还是复蒙老兵,对吴安平都是惊喜,但说起来也有些可怜,那些大帅、都督对许多顶级人才不是应付了事,就是弃若敝屣,而吴安平辛辛苦苦搜集的却都低了一个层级,那些顶着科学家冠冕的人,即便此刻他摆出三顾茅庐的姿态,也不太可能弄出一个三分天下的隆中应对来。

    这时候由广州开往英属澳大利亚的海轮已经到达荷属巴达维亚,并将在这里停留一天。

    吴安平通过后世资料知道,巴达维亚实际就是后世印尼首都雅加达。但是即便以他对后世南洋华侨血泪史的零散认识,这个城市包括荷兰殖民当局和这里的土著,都是他最敌视的对象,某些时候这种敌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日本和苏联。

    就是在这里,华人通过辛勤劳作创造了巨大财富,却一次又一次遭到了屠杀,这些屠杀有的是来自殖民当局指使,有的却是印尼土著的自发行为,每一次屠杀,无数华人商店、工厂被烧毁,无数华人男女遭虐杀强暴,其状之惨不仅让人不忍目睹,更不忍耳闻。

    在网上查证中国历史演变时,吴安平偶然发现了一些帖子,当点开那些帖子了解一幕幕惨剧,他都没勇气翻看那些作为证据的图片,这种情形和他翻看日本侵华资料时一样,那种沉痛和愤怒超出了他可以承受的范围。

    对海外华人的遭遇,他本来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后来却将矛头对准了历代中国统治者,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能,无数儿女才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充满恶意的国度寻追寻美好生活的希望,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才让一些刽子手毫无忌惮对他们的儿女举起了屠刀。热爱祖国总被提倡,但祖国也要热爱她的儿女,不然无数人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地革命为了什么?

    这是华夏儿女的悲哀,当他们需要祖国的支持时,他们的祖国不是在前清弃之敝屣,就是在民国陷于战火无暇于此,即便新中国了,也宁愿被那些可笑的国际规则捆住手脚畏首畏尾,而不愿将强权、报复、血火施与那些手持屠刀的刽子手。

    吴安平不是天才也不是伟人,甚至连在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业都没有修完,但即便他几年后崛起西北,也绝对不愿甚至耻于以顾全大局或国际影响的理由,来应对敌人对同胞的屠杀,他不是政治家也不愿成为这样的政治家,他希望自己为之努力铸造的国家能以强权对抗强权,能以血火还之于血火,中华儿女的眼泪无助流淌了几百年,不能任由它继续流淌下去。

    其实有时候吴安平也在想,凭自己的能力能驾驭得了那样庞大的计划,能应对得了纷杂的时局吗?但是他也想到,所谓谋略,所谓技巧,其实都是专属弱者的应对手段,他只要复制出强大的工业、经济和军事能力,以法制规范约束于内,便能赋予社会内在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对待敌人直接凭借超绝的实力碾压过去,就将全无对手。

    让顾虑和巧谋见鬼去吧,或者敌人更需要这些。

    吴安平在漫步在巴达维亚街头,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动荡。但让他揪心的是,所有的华人无论贫穷豪富,在面对荷兰殖民军或肮脏的土著苦力时,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脸上甚至自觉不自觉要带出一丝讨好的笑容。

    他想哭,想喊,最终却压抑住怒火,但终有一天这怒火会不用压抑,肆无忌惮地将所有敌人焚烧殆尽。不过临上船前,他还是忍不住做了一些手脚,为风雨飘摇的巴达维亚再添了一把柴火。

    巴达维亚确实很不平静,荷兰殖民者的统治面临很大挑战。

    十多年前,印尼本土知识分子和在印尼的荷兰左翼社会民主党人,共同成立了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后改名为印尼共产党,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这个组织极大鼓舞。他们先后煽动了泗水码头工人罢工、典当工人罢工、铁路工人罢工和三宝垄全市性罢工,并在积极酝酿席卷全印尼的民族大起义。

    这个时期荷兰殖民者和印尼本土势力正处于对立状态,关系日趋紧张,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讽刺的是,这期间华人直接或间接给与了印尼人极大帮助,但谁又想到,这些印尼人日后却会对华人一次又一次举起屠刀。

    白天,吴安平在几家荷兰银行周围流连很久,观察建筑用途、结构及附近地形。而到了晚上,他却来到后街,利用d-7引擎,直接挖破了整条街的下水管道,仔细查找之后,终于发现了这些荷兰银行的排水管线。

    接下来,他利用引擎沿排水管线一路掘进,进到了银行内部,然后根据白天观察和打探到的信息,在确定银行金库所在位置后,很轻松在地下构筑了直通金库的通道。一切行动无声无息,完全没有任何挖掘、破壁、搬运等任何声响传出。这时还没有内置摄像头,所有的保险措施不过是加固的墙壁、厚重的金属门和门外严格的保卫,对于d-7引擎全无作用。

    这个晚上,吴安平便用这种方式,先后挖通了巴达维亚几家荷兰银行的金库,将其中金银和各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