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人才(1)(2 / 4)  铁幕1925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遂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系第二期;后来曾贻经也来到学院研究飞机内燃机。这期除两名美国军方学生外,其余五名都是中国学生。

    后世巴玉藻、王助的名气最大。其中巴玉藻曾任通用飞机厂的第一任总工程师,被誉为”蒙古族十大科学家”之一;王助曾任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有“波音之父”的美誉。就当前时代来说,两人都属世界级的飞机设计师及制造专家,而王孝丰、曾贻经既与两人同校同期,水平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这几人在美国工作两年后,便毅然回国,在福建马尾创办了隶属于海军部的飞机工程处,后改称为马尾海军制造飞机处,同时还成立了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培养制造飞机和潜艇的专业人员。到现在为止,已培养飞机制造专业的技术人员如陈钟新、沈德熊、杨福鼎等二十余名,专业中高级技工一百多人,徒工四五十人。

    应该说,他们创办的这家飞机厂很有实力。从一九一九年制造出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起,到现在陆续设计制造出的近十架飞机,无论性能质量都是世界级的水平。另外,巴玉藻等本就是边工作边教学,所以那些技工的水平也很高,如黄建华、陈关新等,只要把图纸交给他们,再加以指导,他们就可以把飞机制造出来。

    但巴玉藻、王助等人之所以应谭根、赵礼华之邀奔赴西北,除是受那几张斯图卡、蚊式的局部设计图之诱外,还有另外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便是:马尾这个飞机厂虽倾注着他们全部的心血,但这样的所谓事业,根本无助于实现他们回国时胸怀的理想和抱负。谭根、赵礼华在信中虽侧重谈论技术,但字里行间充斥的豪情喜悦,却让他们意外看到了希望。

    海军部虽每月支付飞机制造处数千银元以做维持,但实际上对此根本就不重视,创办之初只给船政局长陈兆锵写了封信,要他随时接济些材料和工资,连批准拨付的五万银元开办费,到最后始终都没有拨付下来。

    当局者更青睐购买洋飞机,因为这样可取得回扣,而对自造飞机的重要性却缺乏认识,所以飞机厂艰难办起来后,制造飞机的计划和经费却又极难获准。以至这些归国报效的英才国士,竟只能零打碎敲进行工作,有时候大半年功夫,都差不多只能做一些材料试验,同时还得帮其他厂修修补补,这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制造飞机的进度。

    如前面所说,一九一九年至今六七年间,巴玉藻等人制造出了近十架飞机,虽性能优越,在质量上取得了成功,其数量却实在不值一提。要知道,这时候的飞机制造,虽已是尖端产业,但仍远不能与八十年后相比,最初的工人也不过是找的一些木匠及铁匠而已。不过也正由于飞机造的少,所以变换计划、更改制造方法很容易,倒是更方便飞机性能的改良。

    巴玉藻、王助等后来其实早已看透了社会的种种黑幕,深知在政府办的工厂中,航空事业、尤其是自制飞机很难有发展前途,所以早有打算,准备万不得已时,便自行创办汽车、飞机制造厂,集私人的力量来发展国家航空事业,可惜国内时局变幻太快,这也未能实现。

    自北伐势起,国民**军进攻孙传芳控制的东南五省,巴玉藻、王助、王孝丰等便已离开福建到上海等地避难。而巴玉藻则因心疼花费全部心血制造出的那几架飞机,在送家人迁往上海后,又自行回到了马尾。

    时何应钦率北伐第一军已攻入福建,五省联军福建总司令周荫人在各地接连战败,福州城内已多了许多溃兵。巴玉藻和工人们便在晚间巡逻时,和败兵机智周旋,又发馒头给他们吃,并和他们讲话,这些败兵才终于没给飞机造成什么破坏。

    这期间谭根、赵礼华的信恰好送到,如果不是巴玉藻重回马尾,可能就会错过。而促使巴玉藻即便舍弃自己制造的那几架飞机,也要离开福州奔赴西峰的最直接原因,便是谭根在几幅战机局部视图旁,都附了一句相同的话:“扔掉你那些破飞机吧。到西北来,这样的飞机才是我们的。”

    巴玉藻自然不服,他对谭根虽不算熟交,也交流过十多次,并不认为其水平就在自己之上,但只需简单验证一下那些图纸,他便知道这样的飞机制造出来,至少领先整个世界十年。这又激发他极大的好奇心,更想到西北去看一看实情。就这样许多原因混合在一起,他萌生了到西北去的强烈意愿。

    谭根、赵礼华给王助、王孝丰等人的信,也都发到了马尾,不过巴玉藻并没转发出去,而是直接给几人发报相约,又从厂中带了两三个技术人员,便乘船到了天津。到天津时,王助、王孝丰、曾贻经已经在了,巴玉藻将信转交,又仔细商议良久,这才由天津再经陆路颠簸,一路西行到了甘肃西峰。

    吴安平不但对巴玉藻、王助等仰慕已久,对福州马尾那个海军飞机制造处和飞潜学校也极为眼馋。要知道,马尾船政局有十三个厂,除巴玉藻、王助、王孝丰负责的厂外,其他还有几个涉及飞机和潜艇制造。虽然这些厂受制于经济条件,基本没什么太大发展,但那些工程师、技工以及徒工、飞行员、驾驶员可都是宝贝,尤其在甘陕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