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八六章 一些变化(1)(2 / 3)  铁幕1925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再将黄金及宝物移入。西峰并不是不好,但这种规划将能促进人们主动向新疆迁移,单靠行政命令不是不行,但多少不太合适。

    夏听白除和吴安平每隔一日就进行一次探宝活动外,其他时间仍是在组织设备及物资采购,以朝八十年前的西北输运。不过,由于前阵在印度南部的额外收入,使得西北的粮食储量陡然倍增,只要罗家明那里的输入量不减,就足以额外支撑数百万人半年的消耗,所以夏听白暂停采购粮食,而是把这部分额度用在了棉花、大豆及作物种子上。

    对机械设备的定制也有些变化,暂时集中到了工业机床及锻压机、液压机、水压机等大型设备,还有水泥、钢铁、电力、石化等重工业设备及机械上。另外就是特定型号的农业机械、机动车辆等的核心配件定制量特别大,这是吴安平特意交待的。北方重工如果全靠自产,短期内难以满足西北所需,所以必须再建设几个组装工厂,这样出货量就能骤增十倍。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日,就在货币改制刚刚有些眉目,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之时,一个吴安平很想见却又不愿在这时见的人,突然来到了西峰。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叫李大钊。

    李大钊早已收到刘伯坚、宣侠父、邓晓平的联名电报,但却一直没拿定主意要到西北来。对西北之行,他个人的意愿不说,共产国际方面就争论的很厉害。虽然由于吴安平对斯大林的攻击,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与其和解的建议,但确实有相当多的人提出,应该让李大钊走这一遭,声称只有了解敌人,才能解决敌人。

    持发对意见的人认为中国大**的情势已经很危险,这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国民党的对抗上,而不应该旁生枝节,将力量再分散到西北。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所以在共产国际这两种观点都没占据上风,李大钊自己也正忧心中共当前的处境,虽然刘伯坚三人后来又发了两封电报催促,但他赴西北的意愿始终没有很强烈。

    但李大钊最终决定到西北来,还偏偏是因为局势越来越恶化,国民政府内部暗流汹涌,他想试试能否从西北找到出路。共产国际还是没有统一意愿,但因为李大钊这次很坚持,也只得默认。在李大钊看来,要将大**重新拉回正途,最好的办法就是促成吴安平和苏联和解,并促成西北加入国民政府,然后与中共联合,取得对国民党的优势或重新平衡。

    其实这段时间西北的边界封锁很严,军队大整编和陇东集团大招工正在进行,整个西北也在为明年的建设热火朝天做准备,所以并不愿放松边界,为居心叵测的人混入西北提供便利。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等准备工作完成的差不多,还要从外省引进灾民,对周边势力来说,这是两便的事情。

    得知李大钊经绥远入境,吴安平诧异之余,不免要和蒋百里、左纯庵等人分析其目的。没人相信这位中共创始人,此行只是单纯为应刘伯坚三人的电召。

    此时,李章已到兰州去,余大成、余铁鹏、安柄朝乃至尚纪元、萨都刺等人,春节期间曾回西峰解放军总部述职,但春节刚过就匆忙返回驻地,也不在西峰。不过,这次参与讨论的倒不只是吴安平三人,在西峰学习西北军政的冯玉祥和正准确与余大成、安柄朝交接防区的杨虎城,也被邀请了进来。于右任春节前便离开西北到武汉去了,不然也可能会邀请他。

    对共产党员的软禁早已经解除,但是刘伯坚、宣侠父、邓晓平三人,仍然没离开陇东饭店,一直在那里白吃白住,废寝忘食地研究那些新奇的理论资料。他们并没有吸收其他人加入,而是由宣侠父和刘伯坚出面,对解禁后的二百多党员做了妥善安排,才又专心窝在跨院里,吃着定点送来的丰盛伙食,喝着提神的浓咖啡,然后日以继夜地学习和讨论。

    吴安平在招待上没有吝啬,在陇东饭店的账上留足了钱,吩咐曲振山一定要精心安排。各种供应即便不是最好的,曲振山也决不敢不当回事,饮食更是变着花样来,各种菜系的招牌菜轮番来做,营养搭配的很好。但这样丰盛的饮食,似乎也不养人,刘伯坚三人非但没有变胖,反而更消瘦了下来,眼睛时常血丝密布,又顾不上理发刮胡子,乍一看竟憔悴得吓人。

    中间吴安平倒是来过一回,聊了半个小时就又走了。倒不是不愿多待,而是这三人因是他提供的研究材料,在不知是该谢他还是怨他的同时,也免不了要和他讨论遇到的疑难,可惜的是,吴安平最多是知其然,也没时间去研究其所以然,期间断然下过几次结论,随即遭到三人轮番诘问,他水平有限应付不过来,不得不匆忙离开。

    参与讨论的五人中,冯玉祥与李大钊熟识,但正因为熟识,他反而无法判断李大钊此来,到底是出于个人意愿,还是带着共产国际的某种使命。不过,有一点五个人倒是有共识,李大钊此次西来,绝对与当前国共之间愈趋紧张的情势有关,仔细梳理这一背景,或许就不难猜出其来意。

    一九二七年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年份,按公历说现在刚过去三个多月,民国南北局势就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之波澜诡谲,变化之剧烈,就连身在局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