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二五章 风云上海滩(18)(2 / 3)  铁幕1925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合,这让蒋介石等有妥协倾向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因而这次会议,实际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而这时,汪精卫与陈独秀的紧急协商,也还未有结果出来,政局走向还不明朗,所以关于如何应对西北,还有一些时间可供继续研商,因而蒋介石也并未没有表明自已的意见。

    龙华镇的会议不断持续到后夜两点才散,但此时,上海滩已生剧变。

    张树声、马英图在四月三日这个夜里,率先掀起了大上海的血腥风暴。

    入夜时分,淅沥的雨水终究在雷声之后降临。

    璀璨的上海滩,在夜雨的浸湿下,更显得如梦如幻,而坐落在法租界洋泾浜西新街的大世界游乐场,大概就是上海夜晚最繁华的所在。

    霓虹灯从古钟式顶的四层中空塔楼的四根圆柱上直挂而下,就像从天而降的星河,璀璨而富有生气,令这座矗立在夜空中的西洋建筑,看上去更多几分自信和傲慢;沿着马路的一溜敞开式楼廊,以及天桥、圆弧形的门厅里和楼层里的京剧大京班、小京班、滩簧、沪剧、滑稽戏、时装戏、滑稽、评弹等小剧场,无不灯火通明,更显远东第一游乐场的不凡气派。

    横跨在场院空中的走廊上,依旧是声色一片,但露天剧场却因落雨而不得不慢慢谢幕,稍微显得冷清。天气透着一股子阴冷,但吓不住那些浓妆艳抹的搭客娘姨和低档ji女,她们一个个撑着油伞,在夜幕下湿润的街头游荡,扭着腰肢,在一班白相人面前娇声艳语、打情骂俏,与一层层廊房里传出的悦耳动听的各地戏曲、丝竹、声腔互相应和,更显欢乐与升平。

    李成梁从身旁“小莲花”的肢体纠缠中挣脱,伸了伸酸的腰腹,目光先贪婪地在“小莲花”牛奶般白皙的肌肤上擦过,又透过玻璃窗习惯性地瞥了一眼游乐场璀璨的霓虹招牌。虽然这里不是他的地盘,而且黄楚九这位游乐场老板,他也惹不起,但只需幻想一下自已或者也有一天会成为名满上海滩的大亨,他便能产生一种异样的满足感。

    是啊,谁说这就不能实现呢?黄金荣迹前在寺庙打杂,张啸林在绸缎房做学徒,杜月笙在水果行卖水果,顾竹轩在人力车行拉黄包车,相对这几位大亨曾有的经历,他的条件已经不错,而且资历、胆识、能力也都不缺,只需能抓住机会,几年之后未必就不能如这四位大亨一般在上海滩兴风作浪。

    自范高头、陈其美早逝,上海本土青帮逐步没落,唯有他李成梁还能支起招牌,还能镇得住场面,还能令一班捣蛋敲竹杠的地痞、小流氓服服帖帖,不敢在本土帮的地盘惹是生非,也唯有他李成梁,才能抵抗青洪帮其他派系对本土帮残余地盘的觊觎。这已经证明,他李成梁便是上海本土帮的扛旗之人,只需再努把力,大概便可顺势而起,自成一派。

    “哈”一种由衷而来的快意涌上了李成梁的胸臆。

    上海滩的青帮势力大概有四支。

    一支是上海本土帮,领军人物是范高头、陈其美,只是两人早逝后,势力没落很快;第二支是浙江湖州帮,跟北洋军阀走的很近,眼看着已将被北伐军肢解;第三支是江苏扬州帮,领原是徐宝山,因依附袁世凯被**炸死,帮众早已分散;最后一支,是以张仁奎为的山东帮张仁奎本是徐宝山下属,后收其残部进驻上海滩,最终独成一派。

    李成梁是范高头的徒孙,也是青帮“通”字辈门徒在上海本土帮的标志人物陈其美、范高头去世后,他收拢星散的势力,虽没能重现上海本土帮的声威,但在次一级的人物中,还算有些声名。但更关键的是,他的拼头沈扣珠,是青帮十姐妹之一,与同属十姐妹的虞洽卿的姘妇小脚阿娥、黄金荣的原配林桂生都有些交情,他做起事来往往里子面子都有。

    沈扣珠是苏北人,早先在上海做帮佣,后沦为私**,然后开始处置“贩猪崽”,捞这一行的偏门。李成梁本来专设赌局害人,后受沈扣珠影响,也将业务转向“贩猪仔”,又因能拼敢打,不择手段,买卖反比沈扣珠更兴旺,与租界一些洋人结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

    李成梁下意识地瞟了一眼窗外。呵如珠矶般明亮的灯火,流动的各式车辆,慢慢的行人,使得眼底下的老泥城浜路显得异常繁华。他已经与租界一些能量很大的洋大人搭上关系,谁说日后这繁华不能属于他呢?想到此,李成梁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便伸出两臂,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又顺势抬起手臂,看了看腕上那块劳力士表。原来已经午夜了。看着这块表,李成梁的精神为之一振。不是这块手表特别珍贵,而是因为送他表的那个人,听说是法租界工董的直系属下。想起这件事,李成梁就兴奋不已,肾上腺素的分泌度明显比他在“小莲花”身上折腾时还要快。

    “咚咚咚——”,有人敲门。

    李成梁知道是手下阿皮在招待自已,他先走到门框,却又忍不住回身在“小莲花”双股间掏了一把,直到惹得“小莲花”睡梦中蹙起眉头,才恋恋不舍缩手,将手指在鼻端一嗅,然后很是沉醉地拉开门闩走了出去。

    “阿梁哥,今个有点晚,只怕阿姐会问的。”趁门开,阿皮迅朝里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