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风云多变(2 / 3)  长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可以增援下来。

    等川军使者一走,柳镜晓就发了两篇大文章,顿时是风起云涌,引起了天下瞩目。

    这前一通电文是对川军的通电,柳镜晓说:“镜晓自束发受教以来,未闻残民以逞之团体能长久之理,川中早称天府,岁入几居西南半数,前金时协饷四省,诚西南腹心之地,然近十年来,川中军人系分为四,乌合十万,敲剥穷民以聚敛军饷,内战经年,诚流毒全川也夫!镜晓身为共和军人,不能于此军此辈共戴一天!现提义师八千,枕戈待旦,中央明令一发,当挥军直下渝万,扫平丑类,还我川中父老太平之天。镜晓斯可免告无罪,从此优游于林泉之下………………”

    这气焰之高,实在令川军坐立不安,“扫平丑类”、“枕戈待旦”能不让他们心惊肉跳,至于“镜晓斯可免告无罪,从此优游于林泉之下”则是一句空话,如果柳镜晓平定川中,哪有退隐山林的道理,自然是再升一步,尝一尝这四川督军的滋味了。

    但凡一个人说不要名位,不要地盘,他的意思就是向人要更大的地盘,更高的地位。

    下一通电文则是指向直军的,柳镜晓说:“镜晓难矣!镜晓苦矣!镜晓危矣!镜晓八千子弟,患难相从,械劣饷单。然无时无刻不以忠义自勉,遂能破叛军于林西,拒湘军于丁泗,破川贼于宜昌。正可谓可之下渝万,上慰中央历年期期于南北统一之望,下安黎庶百姓念念于中原王师之苦!孰料云帅明令一发,武穆金牌故事又见于斯时斯日之镜晓!镜晓终日绕室彷徨,忠义甚难两全,唯有伏乞中央将镜晓以下军官四百二十八员一体解职,士兵一千四千二百二十名一体给资遣散,镜晓方可不作误川之蠹,误国之贼…………”

    这一通电文更妙,明着是表一表自己“破叛军于林西,拒湘军于丁泗,破川贼于宜昌”的丰功伟绩,更是岳武穆自居,要要为中央收回四川,可实际却是指陈云杰骂道:“你这个老家伙,老子也算是为你卖了不少力气,可如今想要让老子毫无所获地退出万县,为你们直军卖命,这绝对没门……”

    陈云杰接到这通电文,当真是气得七窍生烟,可硬是没有任何办法,还得赶紧打电报安慰柳镜晓。

    不过直鄂双方的部队,现在仍是保持不战不和的状态,双方只是在一线处于对峙状况,直军在武汉维持治安的一个加强营,鄂军也没有对其缴械,只是派兵将其包围。

    湖南方面刚刚签订这样一个和平协议,湖南方面就发生这样大的变故,自然有心热的军官要求反攻岳州,一举击败直军,可易恒赵老谋深算,他说道:“谁要先开枪谁就得完蛋!”

    就是这次主张援鄂最力的鲁荡平也是这个意思,他说道:“等我们一动手,万一到时候直鄂两军合流,洪水一般地压过来……我们就成了湖南的千古罪人了!”

    既然各位主帅都主张坐山观虎斗,湘军就抱着这种态度,对直军也是不战不和,却随时有发生冲突的可能。

    而且宜昌方面,当天下午,川军又派了代表来要求柳镜晓撤兵。

    这次来的熊武熊督理,他比前一位使者客气多了,一见柳镜晓就打拱说道:“我川军这次出兵实在是万不得已……是奉了莫敌莫抚军长的意思,还请柳总司令多多见谅……”

    柳镜晓的态度很傲慢,只是瞄了熊武一眼,没说话,反而慢慢地品起茶来,品了一会便埋怨郭俊卿道:“这茶叶不好!”。

    现如今柳镜晓有三个头衔,一个是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另一个是鄂西镇守使,相当于前金时的总兵之职,而名位最高的一个则是“长江上游总司令”的职务。

    但凡是位置在柳镜晓之上,大多称呼一声“柳师长”,同级的则称“柳镇守使镜晓先生”,至于有求于他的人物,大家都高呼“柳总司令!”

    现如今柳镜晓是面如冰霜,熊武则十分狼狈,顿时不敢开口,郭俊卿倒是在旁边劝了一句:“熊督理,您还是请回吧……我们师长入川的决心是不会支援的……”

    沈纤巧也随李何一的第二梯队赶到了万县,这时候倒为熊武说起好话了:“镜晓,你还是退兵好了……这打起来,你顶多也只有六七成胜算!”

    熊武好象忘记他把四大美人当重赏的事情,赶紧恭维说道:“纤巧姑娘……大家都算是一家人,打起来多好没意思啊……”

    现在沈家在川中当真是如日中天,现在万县一带的航运被柳镜晓的部队截断了,只有沈大小姐开口,这船才能顺顺利利地过万县直达武汉,大家忙着巴结沈家。

    柳镜晓半响没说话,最后吐出几个字:“熊督理……实话说了吧,这一省督军的滋味我早想做了!”

    熊武怕的就是这句话,他只能说:“我们这次是遵照莫抚军长的指示,如果你们入川,莫抚军长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柳镜晓豪气顿生:“就是来了,也就些滇桂军而已……广东离我十万八千里,等部队来了,我已经坐上川督的位置……”

    郭俊卿在一旁帮腔道:“于公于私,我们师长都有入川的理由……别的莫说,这川中四大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