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含韵(中)(2 / 3)  长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沈家的长江舰队能拉他一把,但是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一点。

    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长江以北水道纵横,敌军可以集中兵力在任意一点上突然袭击,长江根本是无险可守,至于沈家,现在他们的舰队正一路下行,深恐被柳镜晓的炮兵看上热情招待。更何况沈家一向不喜欢长江上有更多的江防工事,就连江阴要塞的火炮大多还是共和初年购置,这个局面无法可守。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传来一个晴天霹雳,镇江失守了!这样一来,柳军就完成对长江的隔断,至于柳镜晓哪弄来那么多的船队将部队输送过江,电报上只是说:“沈家船队……”

    这个沈家实际是柳镜晓夫人沈纤巧家的船队,不过四川沈家经常狐假虎威,自称“我们是沈家船队……”,这次柳镜晓早有安排,让沈家的商船队呆在江边,等部队一到就立即渡江。

    镇江守军不过两三千人,又多是本地人,根本没想到柳军来得这么快,在短促的抵抗之后,不愿故土受战火波及,立即宣布投降。

    接着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沈家船队载着柳军在多处地点渡江,而李定远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大惊失色:“沈家搞什么名堂!明明是他们支持我们北进的!现在又和柳镜晓勾搭在一起?是不是他们设了圈套让我们十万大军钻进去?”

    此时给李定远召开的庆功大会,大伙儿终于能畅所欲言了,主旨只有一个“苏鲁和平,东南大协作”,大家从历史、地理、现实等众多方面论证了山东江苏互不侵犯的意义,特别是那位山东远道而来的茅老先生,发言更是十分积极,一再回顾柳镜晓和李定远历史上的传统友谊,并指出若干条合作意见,只有从上海连夜赶回的徐震徐小胖子一言不发。

    最后全体表决通过了十六个和平宣言,请双方停止冲突就地停火,只可惜柳镜晓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渡过长江,据闻宁泸铁路已经落入十七师控制之中,现已全部停运,江北则正向南通挺进,南京城内,江苏省币几乎成了废纸,大家只认识柳镜晓发行的山东省币。

    在这种情形下,庆功大会改称和平大会,大伙儿一方面赶紧焚毁给李定远歌功颂德的文字记录,一方面倡议和平,最后李督也传过来话,请派一位代表到仪征和柳军接洽和平。

    至于条件,李定远希望柳镜晓能把部队退回原防,实在不行可以划江而治,至于军费,江苏方面可以补偿山东二百万元。

    至于谈判代表,大家一致赞成茅禹田老先生过江走一趟,茅老先生当仁不让,他拍着胸膛说道:“论资格,我还是柳镜晓的前辈了!我一向主张和平,提倡和平!”

    等他一走,大伙儿都冷哼一句:“这个蒋干过江去了!”

    蒋干过江,也能掀起几点风浪,茅禹田一登岸就找到柳军前锋,亲切地说道:“你们快过江去吧……”

    可柳镜晓的部队笑哈哈地把蒋干迎进帐里,然后搞了一个小阅兵式,暗地苦着脸相互说道:“今天还不成,得等明天……”

    原来到仪程的部队只有柳镜晓的前卫部队一个连,凭这点兵力过江完全是肉包子打狗,不过柳镜晓的部队两三日可到。

    当晚,蒋干又赶回了南京,一遇人连声说道:“不得了!不得了!仪征至少到了两万大军,大炮不知道有多少……”

    让一个步兵连来回走十圈有这么强的效果,实在出于柳军的意料之外,这样一来李定远却是大喝道:“我李定远有什么好怕!他纵是有二十万大军,我照样能把他们给砍了!明天亲自集合全军大军出击,到时候把柳镜晓的部队全歼于江面……”

    说着,李督就以周公瑾自许,拍着掌大声念着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liu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只可惜这顿打气没什么效果,大伙儿没想到李定远是何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倒想到另一首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于是乎,当夜北驶小舟不断,事后清点柳镜晓竟得六十三封效忠书,其中更有割破手指的血书,痛责李定远之非。

    还好当晚总算赶来了步兵两个营,把李定远的阵脚给稳住了,上海沈家方面也是一再否认支持柳镜晓,李定远清点实力,把警察和地方部队都算进去,南京附近尚有七千之众,似乎觉得自己尚堪一战,于是宣布明日统领全军出击。

    于是找来江苏省联合银行的行长大人,大声说道:“明日我要领兵出击,一举击败柳镜晓!你多准备些钱财,到时候好奖赏三军……”

    行长连忙说道:“省币倒备有一百八十万元,只是眼下官兵都拒收省币,甚至因此哗变……”

    李定远不由沉思许久,问道:“除了省币,还有什么?黄金、白银都可以!”

    行长答道:“督军大人曾有指示,以省币为主,拒绝山东伪币流通,因此黄金白银都已经抛售到市面作为稳定基金使用,黄金只有一百一十五两,白银一千六百两……”

    “那有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