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收税(2 / 3)  回到明朝做千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肥拣瘦地本钱。

    就在黄来福怒吼的时候,杨氏和几个姐姐走了进来。“福儿,怎么啦?”杨氏关切地道。

    黄来福忙迎了上去,道:“娘,你怎么来了?”

    周文栋和江大忠,杨小驴等人也忙着向杨氏等人行礼。

    杨氏道:“听说你在生气,娘很是关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来福说了,杨氏和几位姐姐也是大骂,大姐黄紫柔道:“这些商贾太不象话了。弟弟研制的水泥是多好的东西,他们怎么不买,每个人买个几斤也好啊。”

    “就是。”江大忠和杨小驴也是忙接口道,“少爷为了研制水泥,花了多大精力。谁不买水泥,就是不给千户宅脸面,这种人,决对不能留在五寨堡。”只有周文栋站在一边不语。

    黄来福沉吟了半晌。道:“小驴,你现在就带着一干家丁,去将堡内那些知名的商家都叫来,少爷我要议事。”

    现在的五寨堡商业繁华,开设的店铺有几百面之多,街上小摊贩无数,如果人人都叫来地话,千户宅地大厅内当然坐不下。街上小摊贩就算了。一些小本经营的小店也就算了,除了这些小商米,还有几十家实力雄厚地商人,黄来福要叫来的。就是这些人。

    杨小驴忙应了一声,一挥手,带着一干家丁去了。

    “啊哟,渠掌柜。”

    “哦。原来是杜掌柜……”

    “哟,这不是李大老板吗?听说你地牙行米铺可是赚了不少呢?”

    “唉,我们哪赚得了多少,这最大的毛利,还不都是让渠掌柜挣去了?”

    千户宅的大厅内,济济一堂,都是衣着华贵的商人们。有米商。有茶商,有绸布商。有皮货,有盐商等,各人都是相互招呼,拱手作揖,一边互相打探着千户大人招他们来,所为何事。

    这其中,如众星捧月般地,就是渠源锐了,他现在是五寨堡最大的粮米批发商,谁想要粮的话,都要和他打好关系,还有,昨天渠源锐又放出消息来,说是九月中,祁县会馆将在五寨堡开设一系列的食品加工工厂,还有羊毛加工等物,又是引来了一阵的拜访热潮。

    各个商贾们,都是从此次的五寨堡丰收中得到了厚利,而且依千户大人的口风,以后这五寨堡只会是越来越大的地粮源,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新的副食品财路,自然是让众商贾们趋之若鹜了。

    德润布庄的杜茂真掌柜向渠源锐打听道:“渠掌柜,您和千户大人交好,可知道,千户大人招我们来,是什么事?”

    渠源锐摇了摇头,道:“这个,之信也是不知,我等少安毋躁,静等千户大人出来便是。杜茂真掌柜点了点头,安坐了下来。

    不久,黄来福在何朝勋何副千户,江永胜江百户,杨安章杨百户等几人的陪同下,从后堂走了出来。此次黄来福决定地对商人的管理和商税的征收,决定将何副千户等人拉进来。反正他们现在闲着,帮帮忙也好,而且他们现在的利益都是和黄来福连在一起,黄来福获得越多,他们分到地也就越多,自然会尽心办事。

    见黄来福等人出来,各位商人们纷纷站了起来,向黄来福拱手作揖。

    黄来福点点头,示意商人们坐下,他道:“有劳各位掌柜的前来,来福在这里表示感谢。”各位商人们听了,忙纷纷逊礼。

    黄来福继道:“赖各位洪福,五寨堡越来越繁华,这是各位掌柜的功劳。不过商人众多,却也因此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良莠不齐。”

    他环视众人道:“以后来五寨堡经商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规范五寨堡的经营次序,本千户决定在五寨堡内实行大明各州的牙帖制和市籍制,并依此而照章纳税,有偷税漏税者,将严惩不贷。”

    依大明的规定,城市地商人必须实行商人市籍制度。所谓地商人市籍制度,就是商人们手持申请市籍开业保证书到地方政府登记,经官府批准,取得了某地居住的权利,并交纳一定地市租后,才准在城内建立商店,从事商业贩卖等经营业务,和后世的工商管理证书,营业证书等差不多。

    这种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对商人的管理和征税。五寨堡以前只是一个单纯的军堡,商人稀少,对商人们的管理相对简单,任何一个商人们,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在五寨堡内开店营业,连税都不交一文,但现在五寨堡已经有向州县发展的趋势,相关的商业管理,自然是要跟上。

    至于牙帖制,是指一些收取佣金的中间商,批发商,金融商,商业经纪人之类的人物,经本人申请,官方批准后,领取印信文簿,就可以从事各式各样的经营活动。考虑到五寨堡以后商业的繁华,可能会出现一些牙行,钱庄当铺之类的商店,这个管理制度,有必要事先跟上。

    至于这些商人们的管理,商税的征收工作,五寨堡将成立税课局,设大使、副使、攒典、巡拦等小吏。具体的管理人物,就由何朝勋何副千户等人商量指派了。而每月税课局的帐目,将统一交由周文栋审理,收上来的钱,每年除了公费外,按五寨堡各官的大小集体分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