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妖言惑众(2 / 3)  回到明朝做千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睛,戴着皮手套,身上穿着厚厚呢绒军大衣地五寨堡辎兵及辅兵们,他们早己破开河边的厚冰。一边口中吐着浓厚的白气,一边喊着口号,往来河边,一桶桶地担着飘浮着大块冰块的水,用于人马的饮用及准备饭食之用。

    虽经过大明数百年的开发,不过辽东之地还是地广人稀,就是这镇城不远的太子河边,都颇有一些北大荒的气象。河边满是蓬勃丛生的野草,那厚厚地树叶和草秆,不知道有几百年历史。河边破开的冰口上,不时跳出一尾尾肥大的鱼,引起五寨堡士兵们地一阵阵欢呼。争先恐后地去抢鱼。

    东北平原,确是土地肥沃,那黑油油的土地,比山西的黄土地肥沃多了,就算眼下是小冰河时期,常年不降雨。使辽东农业,同样受到沉重的打击,但自然条件,还是比五寨堡等地优越得多。

    离河边不远的一块平原上,掌管后勤的何如镇,正大声地喝令着,指挥着各军士们安营扎寨。野外扎营,五寨堡军队早己训练熟练,加上不久前有平宁夏时千里扎营地经验。因此五寨堡军队扎营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不了多长时间,几千人的营地。便驻扎完毕,营地规范完善,攻守兼备。

    而由于辽东之地酷寒,所以比起在宁夏镇,营地扎得更为厚实,炭火、热水等,准备得更为充分。军中的军医们,也是不断巡视各处,防止士兵们被冻伤。

    黄来福身旁的李如柏不由看得暗叹不己。从扎营这点就可以看出,五寨堡军队之精,连辽东铁骑也比不上。

    “辽东这鬼地方,也太冷了吧?”

    黄来福身旁的杨小驴不时蹦跳着,晋西北的五寨堡虽然也冷,不过辽东更冷,而且比起五寨堡的干冷,辽东这地方,处处透着一股阴冷。让人全身不舒服。杨小驴感觉自己的脚己经冻得麻木了,而且感觉湿漉漉地,要不时蹦跳几下才舒服。

    “这小子,己经是两个孩子地爹了,举止还是稳重不了。”

    黄来福没好气地白了杨小驴一眼,骂道:“你小子,不让你来,你要抢着来,来了。你又抱怨个不停。早知道你这样,我就让大忠跟来了。”

    杨小驴忙嬉皮笑脸地道:“别别。少爷,我不抱怨了还不行吗?您千万别让我回去,否则的话,我要被大忠笑死了。”

    杨小驴和江大忠同为黄来福地心腹家丁,不过自黄来福穿越后,几年过去,现在的江大忠,己经是游击之衔,特别是从宁夏回来后,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又会升任为参将,而杨小驴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守备。

    他还指望着这次的朝鲜之战,他立下大功,好与江大忠平肩呢。如果被黄来福骂回去的话,他也没脸回去见人了。

    见杨小驴这个样子,黄来福哼了一声,懒得理他。

    旁边的李如柏笑道:“这位杨小哥说得不错,辽东之地,确是阴冷,初到辽东的人,总是不习惯。特别是脚足之地,一个不小心,便会冻坏。不过我辽东有三宝:人参、貂皮、草(乌拉草)。这草虽是野生,然后无筋无节,异常绵软,锤熟后垫藉鞋内,冬夏温凉得当,其功用与棉絮同。黄兄弟不嫌弃的话,兄弟我便命手下送一批草来,以供山西镇大军使用。”

    秋天的辽东,是草成熟地季节,李如柏每年都收获了不知多少,此时便卖黄来福一个人情。

    黄来福知道李如柏是辽东当地人,土生土长,对如何度过这东北的寒冬季节,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当下便道:“如此,小弟便谢过李大哥了。”

    李如柏亲热地道:“早在宁夏城,兄弟我便与黄兄弟一见如故,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

    他想起一事道:“对了,我大哥有过吩咐,黄兄弟扎营后,便与兄弟一起进辽阳城,我大哥将会设宴款待,以为黄兄弟接风洗尘。”

    他才说到这里,忽然一个家丁骑马急急而来,李如柏认得他是大哥李如松麾下一员亲随,他正奇怪,就见那家丁下了马后,急步来到黄来福及李如柏二人跟前,叫道:“两位将军,提督大人急召你们议事,快随职下前往辽阳城内。”

    李如柏很是奇怪,他认得那位亲随,就道:“常胜,出了什么事,这么急?”

    那个叫常胜的亲随叹了口气,道:“军门以祖将军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要召集众将,当众责打他,任谁求情都没用。”

    李如柏呆了半响,最后也是无言地叹了口气。

    李成梁经营辽东多年,拥有家丁达万人,被称为辽东铁骑。这万人中,分别由李成梁旧部,各家将,各儿子们统管。李如松领有最多,有三千人,此外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桢,李如梧等人。还有李成梁的心腹家丁祖承训,查大受等人也领有千人。

    那亲随口中的祖将军就是祖承训,作为跟随李成梁最久的家人,祖承训身经百战,可说是一员勇将,以前面对数万蒙古人都没有一丝畏惧之色,不过七月自朝鲜战败归来后,他却一反常态,处处言及日军的可怕,说他们战力强悍,而且外形怪异,有如魔鬼。当时地日军,打扮与中原军队大不相同,特别是他们的将领,多着几个牛角的盔甲,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