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盛宴(2 / 2)  民国立志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过,他们对飞机了解甚至还没他多。

    按照杨洪森的指示精神,有条件要搞,没有条件也要搞,航空学堂很快就被成立起来。

    杨洪森更是亲自参与了飞机设计与制造,工厂很快制造出了八架“无动力三角翼滑翔机”,之后的几个星期,他等到了毕逊从发过来的四台飞机发动机以及二个技工。

    有了无动力三角翼的设计经验,杨洪森很快就自行设计出了动力三角翼,为了确保其可靠性,杨洪森选择了铁木结构,一个星期后,在两位技工的帮助下,第一架“动力三角翼”在安庆诞生,取名“大黄蜂”

    美国技工爱默生驾驶“飞机”在安庆城上空盘旋了两圈后完成了第一次试飞。

    数日后,爱默生再次驾机完成了往返芜湖的飞行测试。

    《安徽日报》、《挺进报》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美国飞行家”爱默生的照片被放在了头版头条,甚至上海的《商报》也对其进行了转载。

    “动力三角翼”对杨洪森来说仅能满足用于侦察和体验飞行,特种作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驾驶员心血来潮的时候也可以扔两个手榴弹到地上。

    根据物尽其用的原则,杨洪森很快就开发出了航空旅游,只要付出一块银洋,就能体验空中翱翔的感觉。不过由于冯如在广州进行飞行表演时不幸身亡,致使航空旅游遭受惨重的打击。

    冯如的死虽然让杨洪森感到可惜,却一点也不为他难过。“丫的,谁让他不来安徽。”

    袁世凯在得知关于杨洪森整出飞机的消息后,不过是笑了笑。

    如果人人都能像杨君这样,多花点心事在业务爱好上面,那他这个总统就会好当多了。

    不过,孙多森的秘电让袁世凯决定立即组成航空学院。

    安庆方面正进行定点投弹实验,袁世凯第一反映是“暗杀”,而且很可能是针对他的,所以不能不防啊!

    在其它洋行还没有拿出样机的时候,毕逊的商务代表找到了袁世凯,向其推销两款美国飞机,这飞机原为杨洪森订购,但是为了合伙集团的利益,杨洪森也只好损害个人利益。

    毕逊的这位商务代表小有能耐,他不但将飞机成功推销了出来,还成功的说服了袁世凯购买了一批机关炮用于防空。

    在“飞机”方面杨洪森并不想投入过多的精力。目前,军队发展的重点是陆军。购买装甲车虽然失败,但杨洪森还是如愿购买到了一批卡车。破坏了杨洪森购买装备车的计划,袁世凯向英国订购了一批装甲车,从上海得知北京购买装甲车的消息后,杨洪森一愣,感情中央在和他玩军备竞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